-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宋代文化对宋代人物画风格影响
浅谈宋代文化对宋代人物画风格影响 摘 要:两宋时期的文化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艺术主张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宋代人物画风格特征的整理与分析,来了解宋代的政治、体制、美学思想等方面,分析造成这种绘画风格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宋代人物画;风格;宋代文化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148-02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五代以前的人物画皆以“成教化,助人伦”为目的,画家大都绘制历代帝王名臣像、臣僚雅集图、圣贤佳士画像、道释画,使百姓在瞻观这些图像时常生敬仰之心,从而达到教化之功。到宋代的人物画时,绘画主题与题材范围上开始有所突破。虽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评价道:“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但宋代人物画在表现形式和技法的创新以及人物精神状态、思想情绪等细节的捕捉方面,还是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时代特点。
宋人物画大致分三个阶段:前期的人物画依然继承唐、五代的风格,以吴道子为尚;北宋后期与南宋前期这段时间为中期,人物画开始全面反映社会各个阶层生活,这段时期也是整个宋代艺术繁荣创新期。首当其冲的是画家李公麟,他将原来做为样稿的“白画”发展成独立的“白描”艺术形式,并洋溢着文人的雅致情调;其次出现了表现老百姓市井生活的风俗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风俗画杰作,另外画家李唐、苏汉臣、萧照、李嵩、陈居中也是宋代绘制风俗画或历史故事画的名家;宋后期的人物画开始盛行文人墨戏与禅画,南宋画家梁楷开创了水墨写意的减笔人物画影响深远,至今为人所称赞。宋代人物画的风格多样在前朝是难以见到的,这种艺术现象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有着直接的联系。如不首先考察这些绘画背后的传统,根本就无从谈起艺术研究。
一、宋代兴起的“理学”思潮对人物画的影响
“理学”是宋代一种新的社会思潮,它的本质是不同于先秦儒学和汉代儒学特点的新儒学。它吸收了佛、道的方法后形成自己的思辨特征,引用普遍皆宜的道理或讲求经义、探求名理的学问来注释经典, 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宋代院体绘画中所强调的“格物”精神就是受到了理学思想的影响,画家被要求具有精深的写实能力,通过对物象进行细致生动的描绘,极力表现出物象真实的自然形态。这种绘画实践所产生的写实性风格贯穿了整个宋代,成为宋代画坛的主旋律,形成鲜明的民族特点。
宋代理学在构建心性论时提出修为方法,“主静”说由周敦颐首倡,他在《太极图说》云:“定之以仁义中正而主静,立人极焉。”这种修养方式与道家提倡的“致虚极,守静笃”、“心斋”、“坐忘”,禅宗“性空说”相似。此“静”追求虚空境界时心与外物合一。到了程朱学派则将把“主静”说纳入到“主敬”说的轨道,朱熹认为“敬有甚物?只如畏字相似,不是块然兀坐,耳无闻,目无见,全不省事之谓,只收敛身心,整齐纯一,不恁地放纵,便是敬。”“不用解说,只整齐严肃便是。”收敛身心与整齐严肃即是敬,这种修为方式催生出一种平淡恬静的审美观。它从内心的反视、内省、调息与自控,形成宋人含而不露、克制自持、温文儒雅、谨小慎微的心境;在追求琴棋书画、弦歌诗礼的生活中调息养气、宁静自适。这种平淡、细腻审美观给宋代绘画产生很大影响,使宋代绘画注意日常生活题材,追求萧散淡远、恬适平淡的上品境界,甚至构图上也讲求温柔敦厚,弱化情节和惨烈场面等与此有关。
二、统治者推行的“右文”政策对人物画的影响
三国时曹丕以帝王身份在《典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将文学提到治国的高度,确立了文学在士人中的地位。儒学是身份、地位、学养的符号象征。从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开始,宋代就特别重视“文治”天下的重要性。朝廷不仅礼遇文人士夫,也重用文人。通过科举制度改革让庶族出身的文人有机会参与国家的政治中来,使文人阶层的数量和实力庞大起来。宋代文化氛围高涨,人们一旦丰衣足食便要令子弟去读书应考,社会的文化素质普遍获得提高。
画工地位自古低下,他们所为的绘画被儒家视作“雕虫小技”,历史上有名的画家阎立本、李成等都以画师为耻。而宋代“右文”政策为艺术向多极发展提供了优良环境,北宋翰林图画院在徽宗时期设立了“画学”,以画学为科考内容来提高画工的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作为代表官方话语和价值取向的《宣和画谱》对那些以儒学、文学起家的画家很重视,显示了宋代以儒或文为贵的时代氛围。为了其儒学或文学身份受到重视,或者获得一个身份和地位,职业画师主动学习儒家经典。《宋史》记载:“画学之业,日佛道,日人物,日山水,日鸟兽,日花竹,日屋木,以说文、尔雅、方言、释名教授。说文则令书篆字,著音训,余书皆设问答,以所解义观其能通画意与否,仍分士流、杂流、别其齐以居之。士流兼习一大经或一小经,杂流则诵小经或读律。考画之等,以不仿前人而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baltur燃烧器TBG210P17690030中文使用维护手册.pdf VIP
- 审核员现场见证评价表参考实用文档.doc VIP
- 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之军队文职公共科目押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docx VIP
- ai心理健康创业计划书.docx VIP
- 国开作业管理学基础-管理实训:第二章 查阅文献资料并写出评论参考(含答案)025.docx VIP
- 医学综合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通用工器具安全管理规范.docx VIP
- 2025届高考作文技巧之列提纲优化结构课件(共46张PPT).pptx VIP
- 光学装配与调校技术课件.pptx VIP
- 医学综合知识试题库+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