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支气管哮喘(内科学中西内研究生)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治疗 哮喘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 支气管哮喘虽然不能根治,但只要给予及时诊断和科学的治疗,可以得到完全的控制,像正常人一样地生活、工作、学习和运动 如 美国跳水名将洛加尼斯 哮喘的炎症学说 老观念--痉挛学说反复解痉治疗 新进展--炎症学说发作期:快速缓解气道痉挛+抗炎缓解期:长期抗炎治疗,控制发作 哮喘的本质--此“炎”非彼“炎” Inflammation非特异性变应性炎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抗炎治疗 Infection特异性炎症:红,肿,痛,热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抗生素为主的抗感染治疗 流行病学 全世界约有1.6亿哮喘患者,每年死于哮喘病的人有18万之多。 全国五大城市13~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3%~5%。一般认为儿童患病率高于成人,成人男女患病率大致相同,约40%的患者有家族史。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 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哮证范围,与喘证、肺胀亦有联系。 1、免疫---炎症机制 支气管哮喘患者多为特应性体质,常伴有其他过敏性疾病。 抗原通过抗原递呈细胞激活T细胞,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Th2)产生白细胞介素,进一步激活B淋巴细胞→合成特异性IgE,并结合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表面的IgE受体。 当变应原再次进入体内,可与结合在细胞表面的IgE交联,使该细胞合成并释放多种活性介质导致平滑肌收缩、粘液分泌增加、血管通透性增高和炎症细胞浸润。 免疫学机制 根据变应原吸入后哮喘发生的时间分 速发性哮喘反应(immediate asthmatic reaction,IAR) 15~30分钟达到高峰,2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 迟发性哮喘反应(lateasthmatic reaction,LAT) 6小时后方始发作哮喘,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天 (2)气道炎症 变应原 活化Th2 分泌细胞因子 激活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在气道聚集和浸润— 分泌炎症介素和细胞因子(组胺、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前列腺素、白三烯、血栓素)。 多种炎症细胞、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相互作用—-气道炎症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粘液分泌增加、血管通透性增高 发病机制 2、神经机制 被认为是哮喘发病的重要环节。 支气管哮喘与β-肾上腺素受体功能低下和迷走神经张力亢进有关,并可能存在有α-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反应性增加。 发病机制 3、气道高反应性 (AHR) 表现为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是哮喘患者发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气道炎症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当气道受到变应原或其他刺激后,由于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参与,气道上皮和上皮内神经的损害等而导致气道高反应性。 AHR常有家族倾向。 长期吸烟、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COPD也可出现AHR 。 中医病因病机 哮病(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喘咳疾病。临床以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 哮病的发生,为宿痰内伏于肺,每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引触 痰阻气道 肺失肃降 气道挛急 1、外邪侵袭 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失于表散,邪蕴于肺,壅阻肺气,气不布津,聚液生痰。 吸入烟尘花粉、异味气体等,影响肺气的宣发,以致津液凝聚,痰浊内蕴。 中医病因病机 2、饮食不当 贪食生冷,寒饮内停或嗜食酸咸甘肥,积痰蒸热,或因进食海产鱼蟹虾等食物,而致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 由于个体素质的差异,对不同食物致病的敏感性亦有区别,故古有“食哮”、“鱼腥哮”、“卤哮”、“糖哮”等名。 中医病因病机 3、体质虚弱 体质不强,或病后体弱,如幼年患麻疹、顿咳,或反复感冒,咳嗽日久等,以致 肺气亏虚,阳虚阴盛,气不化津,痰饮内生;或阴虚火盛,热蒸液聚,痰热胶固。 体质不强多以肾虚为主,而病后所致者多以肺脾虚为主。 哮喘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丹溪云:“哮喘专主于痰”。痰的发生,主要由于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运化精微,肾不能蒸化水液,以致津液聚集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潜在“夙根”,因各种诱因而引发。 哮喘发作的中医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痉挛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