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犯罪主观要嫉宁.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犯罪主观要嫉宁

第一节 犯罪主观要件概述 一、犯罪主观要件的概念与特征 (一)概念 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成立所必须具备的,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二)特征 1.犯罪的主观要件是刑法规定的。刑法总则规定了故意和过失两种心理态度。 2.犯罪的主观要件的内容是行为人的心理态度。(它是刑法语境当中人的特定心理活动,因而它是追究刑事责任的主观根据。) 3.犯罪的主观要件是以犯罪行为和结果为指向的。(主要是说明犯罪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的关系,即确定一个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必须确认其同时具备犯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我国刑法坚决摒弃“主观归罪”,也反对“客观归罪”。不仅如此,犯罪 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之间需存在着有机联系。一方面,人的客观上危害社会的活动,只有受到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态度支配和决定时,才是刑法中的犯罪行为;另一方面,人的危害社会的故意或者过失的犯罪心理态度,永远表现于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当中。) 4.犯罪的主观要件具有特定的时间维度要求。 即行为时的心态度。 注意区分:主观恶性与人身危险性。 二、犯罪主观要件的形式与认定 (一)犯罪主观要件的形式 认识因素+意志因素 (二)犯罪主观要件的认定 坚持从客观到主观的顺序。 行为→行为的相关因素→不能简单使用效果逆推动机。 何谓犯罪动机? 即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内心起因。 第二节 犯罪故意与认识错误 一、犯罪故意的概念 刑法第14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与犯罪故意 无后者即无前者,但二者并非等同。后者是心理态度(罪过心理),前者是这种罪过心理支配下构成的犯罪行为。 所以,犯罪故意是……主观心理态度。 理论学说: 1.预见说(认识说、表象说) 2.意志说(希望说、意欲说) 3.折衷说(容认说) 我国刑法第14条采折衷说。 二、犯罪故意的构成 (一)认识因素——前提条件 刑法第14条规定的“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属于对认识因素的要求。 1.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 包括对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认识。 2.认识程度 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主观认识) (二)意志因素——核心概念 希望﹢放任 1.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指行为人决定以危害结果为目的,并积极努力创造条件,追求危害结果的实现。(典型形态) 基本特征:一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二是希望具有积极性;三是希望具有坚决性;四是希望的持续性。 2.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指行为人在追求某一目标的活动中,置行为导致危害结果的现实危险于不顾,执意实施该行为,认可行为所导致的危害结果的发生。 换言之,行为人虽不希望、不是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但也不反对和不设法阻止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而是对结果是否发生采取听之任之的心理态度。 基本特征: 一是行为目的与针对危害结果的心态之间的非重合性;二是犯罪态度的模糊性。 三、犯罪故意的类型 典型类型 分类标准:按照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即故意的意志因素的不同。 (一)直接故意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1.认识因素 认识内容包括:明知自己行为的性质、对象、结果和意义。 不需要认识的内容: 2.意志因素 行为人积极希望此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 因此,直接故意依据认识因素的不同,可以用公式表示(1)必然发生+希望发生;(2)可能发生+希望发生。案例 (二)间接故意 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公式:可能发生+放任发生。 1.认识因素 “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结果 2.意志因素 放任,不希望、不是积极追求,听之任之,自觉自愿地听任危害结果发生。 司法实践中,间接故意几种表现情况: 第一,行为人追求某一个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发生。 第二,行为人追求一个非犯罪的目的而放任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第三,突发性的犯罪,不计后果,往往是针对一对象实施侵害的放任更为严重结果的发生。 第四,行为人出于藐视法纪、追求刺激等动机,实施某种具有危险性、危害性的行为,放任对不特定对象多种危害结果的发生或不发生。 四、认识错误 (一)概念 刑法中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的刑法性质、后果和有关的事实情况不正确的认识。→可能影响刑事责任 (二)特征 1.客观事实与主观认知之间的不对称; 2.涉及刑事责任的有无及其程度; 3.基本内容是对事实和法律的歪曲反映; 4.是对故意犯罪中的认识错误。(范围限定) (三)分类 1.法律认识错误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种犯罪或应受何种刑事处罚的不正确的理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