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获鸟与产女形象之比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姑获鸟与产女形象之比较   【摘 要】“姑获鸟”与“产女”分别是中国与日本民间传说中的鬼怪,后在江户时代被混为一谈,但在具体的故事情节和形象上,两者有巨大的差别,这背后所反映的是两个民族不同的民俗风情和文化传统。   【关键词】姑获鸟;产女;妖怪   中图分类号:I313.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289-01   “姑获鸟”与“产女”分别是中国与日本民间传说中的鬼怪,江户时代,“姑获鸟”的称呼和传说从中国传到日本①,因两者皆被认为是死后的产妇所化,“产女”与“姑获鸟”便逐渐被视为同一种妖怪,两者的传说也相互交融。   关于姑获鸟的记载,最初见于东晋郭璞所著的《玄中记》中:姑获鸟夜飞昼藏,盖鬼车类。衣毛为飞鸟,脱毛为女人……鸟无子,喜取养为子。小儿不可露其衣,此鸟度即取儿子也,以血点其衣为验,故世人名为鬼鸟。   《玄中记》中所记载的姑获鸟与日本“产女”的形象还没有共通之处。直到唐朝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才有了姑获鸟是“产死者所化”的说法,姑获鸟的形象也增加了新的要素,如“毛落衣中,当为鸟祟”②,姑获鸟不仅会偷取孩子,还会给人们带来祸患和灾难。明朝《本草纲目》中,关于姑获鸟的记载进一步丰富:昔人言此鸟产妇所化,阴慝为妖,故有诸名。《玄中记》云:姑获鸟,鬼神类也。衣毛为飞鸟,脱毛为女人。云是产妇死后化作,故胸前有两乳,喜取人子养为己子。凡有小儿家,不可夜露衣物。此?B夜飞,以血点之为志。儿辄病惊痫及疳疾,谓之无辜疳也……时珍曰:此鸟纯雌无雄,七八月夜飞害人尤毒。   至此,姑获鸟的形象基本趋于定型――因生产而死亡的产妇所化成的恶妖,行踪诡异,爱偷取人们的孩子,还会给人招来祸患和疾病,“害人尤毒”。日本传说中的“产女”能与“姑获鸟”混为一谈,应该是缘于两者皆是产妇死后所化,但在日本的志怪小说中,产女并不像姑获鸟那般诡异可怖,她们的形象是凄楚哀怨的,笼罩了一层凄美的色彩,“生产死去之女人,由于怨念,变成此物。其形自腰以下染血,其声欧巴雷、欧巴雷地鸣叫”③。产女也并不像姑获鸟那般作恶,她们只是不断在道路上徘徊,恳求路人帮她抱孩子,只要路人能够坚持抱住怀中变得越来越沉的孩子,产女甚至愿意给予人们帮助和谢礼。相比中国传入的姑获鸟,产女的形象更近人情,这与日本民族“物哀”的审美意识有着极大的联系。“物哀”是日本学者本居宣长提出的关于日本民族审美意识的一个重要概念。“物哀”就是对“世上万事万物,形形色色,不论是目之所及,抑或耳之所闻,抑或身之所触,都收纳于心,加以体味,加以理解”④,即他认为日本民族文化中的独特之处便在于日本民族能够充分地从人性与人情的角度出发,用敏感而细腻的心灵和感情去体察一切自然的事物,并设身处地感受事物,以至与该事物融为一体,并赋之以“包容、理解、同情与共鸣,尤其是对思恋、哀怨、寂寞、忧愁、悲伤等使人挥之不去、刻骨铭心的心理情绪有充分的共感力”⑤。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日本志怪小说中的妖怪大多都不是面目可憎的,而是有着凄美的故事,容易牵引起读者细腻的感情。   顾颉刚先生曾说:“一件故事虽是微小,但一样地随顺了文化中心而迁流,承受了各地的时势和风俗而改变,凭借了民众的情感和想像而发展。”姑获鸟与产女的故事反映的是两个民族看待世界的不同态度。姑获鸟的形象是作恶多端的,其背后所显示的是中国人民对于子嗣的疼爱和重视,她的故事更趋向于对父母养育子女方面的警示。而产女的故事,浸透着人们对于不幸的产妇的惋惜与哀怜,是日本文化中独特的“物哀”的体现。“任何事物,所以如此,莫不有很深远的原因在内;深求其故,无不可以追溯至极远之世”,每一个民族的神话、传说都蕴含着该民族独特且丰富的文化意蕴,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   注释:   ①[日]水木茂著.图解日本妖怪大全第五册[M].霍芬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65。此页提及姑获鸟在江户时代传入日本,并与产女被视为同一种妖怪。另外,《姑获鸟之夏》中的“凭物”研究[J].当代外国文学,2013(1).提及:“当时日本正兴起‘名物学’……学者把中文中‘姑获鸟’一词列到日文的‘产女’条目下,将两者等同。”   ②唐段成式.酉阳杂俎[M].中华书局,1981,12(1):156.   ③京极夏彦.姑获鸟之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8(1):4.   ④[日]本居宣长著.日本物哀[M].王向远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10(1):66.   ⑤王向远.日本的“哀?物哀?知物哀”――审美概念的形成流变及语义分析[J].江淮论坛,2012(5).   参考文献:   [1][日]水木茂著.图解日本妖怪大全第五册[M].霍芬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陆薇薇.《姑获鸟之夏》中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