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现代文学(2章)鲁迅 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文学(2章)鲁迅 课件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孙先庆 考核要求: 1.识记:(1)现代小说;(2)历史小说;(3)前后期杂文;(4)散文;(5)散文诗;(6)《阿Q正传》 2.领会:(1)鲁迅进化论思想的形成与轰毁 (2) 《狂人日记》的思想内容 (3)《故事新编》的内容与艺术手法 3.分析:(1)《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2)阿Q形象及意义 推荐阅读书目 鲁迅《呐喊》《彷徨》《朝花夕拾》 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 王富仁《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 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 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 李新宇《鲁迅的选择》 第一节 鲁迅的创作道路 一、鲁迅研究情况概述 在20世纪的作家之中,鲁迅是影响最大的一位。 鲁迅已经不仅仅是一位作家,或者思想家,而是中国现当代文化的一部分。 “鲁迅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特别是现代文学中一种“经典”。 (一)、永远的鲁迅 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道不完的孔子。 谈不完的“鲁迅”。他的精神已融入我们的民族血液,化为永远的“民族魂”。 鲁迅最大魅力就是对人心灵的征服。如果没有鲁迅,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化将会黯然失色。 掌握了鲁迅,也就基本上掌握了半部现代文学史。 从现代文学史的地位上看,鲁迅可以说是现代文学的灵魂。鲁迅一方面是现代散文最早的作者之一,另一方面也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开拓者。鲁迅的杂文具有尖锐而深刻、巧妙而生动的独特个性. 鲁迅在“闲话散文”和“独语散文”两种散文创作中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 在新文学初期的小说创作中,鲁迅更是一枝独秀,不仅最早显示出新文学的实绩,而且在文体上进行了广泛而卓有成就的实验,成为了各种现代小说文体的先驱和榜样。 鲁迅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诞生,也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 (二)、历史上的鲁迅 1、鲁迅在世的时候,文坛上评价鲁迅是:新文学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左翼文学领袖——中国的高尔基。 2、鲁迅去世以后,偶像鲁迅。 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毛泽东在《论鲁迅》中说:“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毛泽东又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方向。” 不但无产阶级革命家看到了鲁迅的最大影响,即使是反动文人也不得不承认鲁迅的影响力。 毛泽东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认为鲁迅有卓越的政治远见,指出“他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社会, 所以看得远,看得真”; (2)认为鲁迅具有斗争精神,指出“他在黑暗和暴力的进 袭中,是一株独立支持的大树,不是向两旁偏倒的小草。他看清了方向,就向着一个目标奋勇地斗争下去,决不中途投降妥协”; (3)认为鲁迅具有牺牲精神,指出“他一点也不畏惧敌人对于他的威胁利诱与残害,他一点也不避锋芒,把钢刀一样的笔锋指向他所憎恶的一切”。毛泽东还从这三个方面的评价出发,总结出“鲁迅精神”,认为“鲁迅的一生就贯穿了这种精神”。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其他作家如鲁迅这样,在生前死后获得如此多的花环和掌声,当然也没有哪一个作家像鲁迅这样,在生前死后遭受如此的亵渎,谩骂。他的最大魅力就是对人心灵的征服,是张开双臂主动欢迎也好,是反戈一击主动投诚也罢,是迷恋崇拜五体投地也好,是竭力辱骂恐吓威胁也罢。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上,鲁迅是中国文化由传统文化革新为现代文化转型的主帅,如果没有鲁迅,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化将会黯然失色。正因为他是中国新文化的主将,因此,激烈的反抗、反扑,全盘的否定在所难免。 (三)对鲁迅的多种评价 1、30年代右翼文人苏雪林的《鲁迅小传》。 2、90年代从不同角度对鲁迅进行评价。(柏杨 余英时 王蒙 王朔 葛红兵 ) 对鲁迅的多种阐释,是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化和文学进步的一种体现。对于鲁迅的多种理解,也是对于鲁迅本身的接近。 为国民党摇旗呐喊的文人苏雪林在《鲁迅小传》中也说:“鲁迅在世时,盘踞上海文坛,气焰熏天,炙手可热,一般文人畏之如虎,死后淫威,尚复如此,更使我难平了”;“鲁迅到一处,‘非孔’、‘非故’的空气便迅速传开,深为学校所不喜。因此,鲁迅自喻为火老鸦,飞到哪里,哪里便能燃烧起来。” 余英时谈鲁迅 : 「他骂的人,我不知道;他骂的事情,我也看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