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伏植株叶片重叠率对於流场以及底床冲淤特性之影响.PPTVIP

倒伏植株叶片重叠率对於流场以及底床冲淤特性之影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倒伏植株叶片重叠率对於流场以及底床冲淤特性之影响

指導教授:陳樹群 授課教授:林俐玲 研究生:陳葉宏 系級:水保碩二 7101042031 前言 前人文獻 研究方法 預期結果 隱沒倒伏植物 非隱沒倒伏植物 減緩水流流速、擾動流場產生渦流 流場影響範圍?穩固床沙?還是引發沖刷? Nepf Vivoni (1999)用實驗探討隱沒植物、非隱沒植物的水流特性。結果得知,於植株倒伏高度有最大的紊動強度以及雷諾剪應力,植株頂端處有一水平剪切層分成上下兩層。 Ghisalverti Nepf(2002)觀察水流作用下,水草產生週期性的搖晃,稱為monami,並研究其monami頻率與渦流的相關性,發現兩者頻率相符。 掃流 射流 Elliott (2000)透過渠道試驗針對三種型態的模擬植株(剛性圓柱、傾斜植莖與具有纏繞性之枝條),探討其形態對泥沙啟動之差異,結果為具有纏繞性的枝條最有效的抑止床沙。 Elizabeth M. Follett and Heidi M. Nepf(2012)針對植株密度與沖淤型態做連結,實驗結果發現植株密度增加,沖刷程度上升,密度的不同發展出兩種不同床型。 A、B、D為高密度植株,後方產生閉合式床型 C為低密度植株,後方產生開放式床型 一、植株定床流場試驗 二、群株動床沖淤試驗 植株模擬:用綠色塑膠片(長20cm與25cm)與呈90度角彎曲之水管(直徑2.2cm)模擬倒伏植株。 重疊率:針對葉片不同的重疊型態對流場的影響,又分為五種型態,個別0 %、-50 %、-25%、50%、25%。 90° 0% 底床:定床,以壓克力板製成,上層鋪灑比重2.52的石英砂,坡度為0.002。 水流條件:水深20cm隱沒植株,水流流速控制低於啟動流速,泥沙處於不啟動的情況下。 組數 -50% -25% 0% 25% 50% 流速低於啟動流速 20cm 20cm 20cm 20cm 20cm 25cm 25cm 25cm 25cm 25cm 渠道示意圖 2m 流速儀:UVP(Ulstratic Velocity Profile)超音波流速量測剖面儀。量測三維方向流速(u、v、w)與變動量。 優點:多點測量、測量速度快、非侵入式測量。 缺點:深度量測有限、角度固定要精準、高經費。 測量點位 取樣範圍 點位間距 流速 θ U:植株後方每1cm取一點,植株區間則每5cm取一點,最遠測至無因次化x/L的兩倍。 W:自植株上游端(x/L=0)開始,每5cm取一剖面,每剖面自底床2cm起,取1cm直到15cm。 V:假定流場為對稱,故量測植株中心一邊之流場。從植株中心向外與流向垂直,每2.2cm(水管直徑)取一點,共取五點。 0 1 2 3 4 5 x/L z/H x z 0 1 2 3 4 5 u w 模擬植株:同樣的模擬方法,植株以群株方式進行試驗。 重疊率:重疊率以50%與-50%兩個差異最大者進行沖淤試驗。 植株密度:分為植株中心間距D(植株直徑)與2D兩項。 底床:動床,改至大型10m長60cm寬的渠道,鋪設10cm高的石英砂,將數株植株埋入其中,坡度為0.002 。 水流條件:流速控制大於啟動流速,水深約20cm隱沒群株植株。 組數 間距D 間距D 間距2D 間距2D -50% 20cm 20cm 25cm 25cm 50% 20cm 20cm 25cm 25cm D D -50% 50% 縮時攝影機 試驗時間:參照綠川水位資料,對照其一場暴雨或午後雷陣雨發生的起始至結束之時間。作為實驗測量時間。 沖刷深度與時間之關係 (Raudkivi Ettema, 1983) 清水沖刷 濁水沖刷 測針平台 量測地形相對變化 一、植株定床流場試驗 從重疊率-5%之倒伏植株實驗結果發現,下游植株葉片處產生一上升射流,壓迫葉片貼附底床,造成些微掏刷。 希望藉由不同的葉片重疊率來得知,葉片擾動產生的渦流是否會存在於葉片後的x/L的幾倍,並同時觀察渦流的影響程度範圍為何。 二、群株動床沖淤試驗 流場觀測目的就是作為床沙移動機制的研究,將植株以成群設置,觀察群體效應產生的流場對於底床地形的改變,並交叉比對找出重疊率、渦流擾動以及地形沖淤的相關性。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