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全国交通安全日.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通安全全国交通安全日.ppt

遵守交通信号 安全文明出行 交通安全 “中国式”过马路 ■全国交通安全日 昨天,也就是2012年12月2日,是我国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为“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如何构筑安全的交通系统,已经成为全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严峻课题。 ■触目数字 调查显示 67%的人曾闯过红灯。 数据称我国每天2.6人死于闯红灯, 86人死于越线。 今年1月至10月,全国因违反道路标志标线肇事导致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87852起,造成26154人死亡,其中因行人违规导致的肇事造成262人死亡。 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和交警指挥都属于交通信号。在日常生活中,不遵守交通信号的现象普遍存在。今年1至10月份,全国因闯红灯肇事造成死亡798人;因违反道路标志线肇事造成死亡26154人;因机动车未礼让行人肇事造成429人死亡;因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肇事造成161人死亡。平均每天2.6人死于“闯灯”、86人死于“越线”、1.4人死于“不让”、0.5人死于“强占”。 ■行人抱怨信号灯不合理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在闯红灯过马路的行人,基本都表示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定。 “车走着肯定是不能过,没车时候就可以过了,就算是红灯但也没影响交通啊。”在采访中,大部分行人对于闯红灯行为做这样的解释。携女儿一起过马路的广州市民许海芬抱怨说,交通信号灯设置不合理,转向车很少就不要设置那么长的时间,如果附近就这一条斑马线,又没有天桥,过马路的人这么多,肯定没人愿意等。 实际上,不文明的交通行为不仅会加大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对城市交通的通畅造成了影响。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李晓松说,在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各项因素中,不文明的交通行为占2成至3成的比例。 还有一些行人表示会随大流,看着别人过自己也就过去了,一位市民的话很有代表性:“如果大家都顶红灯走了就剩我一个人还站着,那感觉挺傻的,尤其是在路上没有车的时候感觉就更另类了,后来也就不管了,别人走也跟着走了。” ■细节致命 路权失衡 每年21万起道路交通事故,6万余人死亡。——中国疾控中心伤害防控室的监测数据显示,在各类伤害死因中,道路交通伤害已经成为我国人群第一位伤害死因。 ■细节致命 魔鬼都在细节中 “见缝插针、乱穿马路”的行人、“随意变道、鲜有礼让”的司机,这是当前国内很多城市交通现状的真实写照。 公安部交管局的统计显示,近年来,80%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因交通违法导致,其中超过两成的违法行为是闯红灯、不按车道通行、违反禁令标志等“小节”。 ■专家点评 清华大学法学院余凌云教授指出,交通安全的魔鬼都在细节中,看起来是小事,又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常怀畏惧、遵守规则,交通安全就能成为每个人的护身符,继续漠视只会让人人都成为“马路杀手”。 ■“骑着汽车” 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38亿辆、机动车驾驶人2.56亿人。近五年来,中国每年平均新增机动车1600多万辆,新增驾驶人2000多万人。 “我国从自行车王国向汽车王国骤然转变,虽然技能转变过来了,但汽车观念和文化却没有建立。”长期研究交通安全的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刘攀教授认为,细节致命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安全意识的人们对交通规则的群体性漠视,这让中国人看起来更像在“骑着汽车”。 ■路权失衡 人车争道埋隐患 数据调查: 公安部交管局相关调查显示,在造成交通秩序混乱原因的多重选择中,59%的人认为是“人车争行”,41.8%的人认为是“道路规划不合理”,31.4%的人认为是“城市功能区规划不合理。” 公安部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些城市缺乏科学规划,道路建设滞后,公交分担率低,道路、停车供需矛盾突出。一些地方注重短期建设,忽视长期影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不进行交通影响评价,造成一些道路交通拥堵“瓶颈”和安全隐患路段。 ■观点 “城市规划设计不合理是造成交通秩序混乱的重要原因。”余凌云说,很多城市功能区设计不合理,没有考虑社区居民出行便利。 道路规划只有更科学,才能更安全。刘攀表示,目前我国道路资源日益稀缺,行人与车争抢路权的矛盾加剧,如何平衡,考验管理者的智慧。 ■管理滞后 需要打通“微循环” 国家车辆驾驶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金会庆教授指出,虽然近年来各地交管部门应对交通安全投入很大,招数层出不穷,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关键在于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手段。 比如目前对驾驶人管理应该区分普通驾驶人、职业驾驶人等实行分类重点管控。解决车路矛盾,在拓宽道路架设立体交通的同时,更应注重现有道路资源的盘活,地下通道、过街天桥的密度是否合理,信号灯长度是否超过交通流量要求,立交桥和环路上下出口距离是否合适等,只有打通城市道路的“微循环”,才能真正保障交通安全顺畅。 ■相关链接 “全国交通安全日” 为何设在12月2日? ■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