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文学-文学与传媒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该文档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个人权益,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

艺术特色: 1、结构严谨,次序井然,前后呼应。 2、重铺排,重夸张,以酣畅淋漓取胜。又引证了大量的史料,使用了许多比喻手法,从而构成一种不可折服的气势。 3、语言富有抒情性。 精彩评述: 明·孙月峰:“直写胸臆,发挥又发挥,惟恐倾吐不尽,读之使人慷慨激烈,唏嘘欲绝,真是大有力量文字。” 又曰:“粗粗卤卤,任意写去,而矫健磊落,笔力真如走蛟龙、挟风雨,且峭句险字,往往不乏,读之但见其奇肆,而不得其构造锻炼处。古圣贤规矩准绳文字,至此一大变,卓为百代伟作。”(《评注昭明文选》) 孙执升:“史迁一腔抑郁,发之《史记》,作《史记》一腔抑郁,发之此书。识得此书,便识得一部《史记》。盖一生心事,尽泄于此也。纵横排宕,真是绝代大文章。”(《评注昭明文选》) 三、其它抒情议理散文 1、杨恽《报孙会宗书》 《汉书.司马迁传》:“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可能是私授弟子,或允许友朋阅读转录)焉。” 2、班昭《为兄上书》 3、徐淑《答夫秦嘉书》 第五节 东汉散文 一、政论散文 桓谭《新论》 王充《论衡》:疾虚妄而立实诚、反华伪而倡实用、斥模拟而贵独创、排晦涩而申通俗 仲长统《昌言》 王符《潜夫论》 二、记事散文 赵晔《吴越春秋》 袁康《越绝书》 另外,游记、碑文等新的散文样式也崭露头角。马第伯的《封禅仪记》是现今能见到的最早的游记。 总体来说,东汉散文向着骈俪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少作家也在刻意追求通俗易懂、浅显明快的语言风格。 第三章 《史记》与《汉书》 第一节 司马迁与《史记》 ——鲁迅 一、司马迁的生平及心态变化 (一)20岁以前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 “年十岁,则诵古文” (《太史公自序》) 进京后,向古文大师孔安国学习古文,向今文大师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 (二)壮游天下 路线: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太史公自序》) (三)入仕为官 奉使西征巴蜀 参加封禅大典 接受遗命:“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自序》) 38岁继任太史令。 (四)遭遇宫刑 42岁参加制定太初历, 并开始著述《史记》。 47岁遭遇李陵事件。 50岁出任中书令。 约53岁著成《史记》。 近60岁去世。 陕西韩城太史公祠 二、“发愤著书”的文学主张 《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 “《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发愤著书”的理论内涵及学说意义: 第一:它明确指出穷愁困辱是成就伟人的一个条件,是取得创作成功的一种动力。 第二:穷愁困辱所结之“思”,之“怨”,如不能通其道,在功业上发展,那就应当“述往事,思来者”,在作品中喷涌而出,形成思想的火花,使生命永生不息。 三、《史记》的结构体例 纪传体: 指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始创于司马迁的《史记》。《史记》由“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组成,其中“本纪”、“世家”、“列传”都是人物传记。后来班固《汉书》去掉“世家”并入“传”,这样就只有“纪”、“传”两种了。后世由此称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为纪传体。 《本纪》十二篇 《表》十篇 《书》八篇 《世家》三十篇 《列传》七十篇 原题《太史公书》,东汉桓灵之际,始专名《史记》。 本纪: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各代帝王的兴废和政治大事。 裴松之《史目》:“天子称本纪,诸侯曰世家”。 张守节《五帝本纪·正义》:“本者,系其本系,故曰本;纪者,理也,统理众事,系之年月,名之曰纪。” 刘知几《史通卷二·本纪》:“盖纪者,纲纪庶 品,网罗万物,论篇目之大者,其莫过于此乎!” 本纪之义有二:一为法则、纲要之意。二为记载国君之言事专用。 十表:分世表、年表、月表三种。是按世代年月分别记载历史大事。  司马贞《史记·三代世表·索隐》:“《礼》有《表记》,而郑玄云‘表,明也。’谓事微而不著,须表明也,故言表也。”  表的用意有三:一是表隐微之事,使之鲜明。二是扩大纪传的记事范围。三是与纪传互为经纬,是联系纪传的桥梁。 八书:是有关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记载专章。 司马贞《史记·礼书.索隐》:“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此之《八书》,记国家大体。”  八书是分门别类的文化制度史。 世家:主要记载诸侯王大事间及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的时事迹。  刘知几《史通·世家》:“案世家之为义也,岂不以开国承家,世代相续。”;“司马迁之记诸国也,其编次之体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