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选】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案)

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学生: 老师:李老师 日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 3:了解声音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条件,领悟其中的研究方法。 2:通过观察耳的结构图结合生活经验,了解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条件,感受实验的严谨性及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养成乐于探索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的习惯。 2:理解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培养关心帮助聋哑人的爱心。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及传播条件 【教学难点】:会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观察法、演示实验法、讨论法。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学习物理就是学习科学探究,善于科学探究,方能学好物理。 本章知新 声音的产生【探究】 声音的传播【探究】 声音的差异【探究】 声音的利用与控制【自学与社会调查】 新课教授 新课引入 通过播放音频引入课题,由学生提出问题引入新课三个内容: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3.人怎样听见声音 新课教学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通过使纸发声的活动进行猜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演示实验:尺子发声时尺子振动发声的音叉使水四溅 人发声时喉咙在振动,证学生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猜想。 活动:设计几个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动手做一做。 钓鱼时,钓者不喜吵闹,因鱼可以听见岸上人的说话声和脚步声) 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电影《地道战》中,猪头小队长趴在倒扣于地的水缸上,听游击队员挖地道的声音) 气、液、固都可传声,那么,那种效果最好呢? 回忆课上实验:听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不同物体传声) 结论:固体传声效果优于液体和气体. 固体、液体、气体能传声,因为它们的物质粒子随声源的振动形成声波.若物质粒子是紧紧靠拢的,传声效果就好,反之,就差. 提出:真空可以传声么? 『回忆实验』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最后再让玻璃罩内进入空气。 一般情况下,闹钟铃声不能完全消失:因为抽气机不能将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尽,所以仍可听到微小的铃声,如果能够抽尽,无法听见铃声 结论:真空不能传声。 航天员到达月球后,他们是如何相互交谈的? 影片中太空爆炸的场景能否听到声音? (3)声音的传播速度 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称为声速.不同物质中声速一般不同, 150C的空气中,声速340m每秒;温度每上升10C,声速每秒增加6m; 250C的水中,声速1500m每秒;钢铁中,5200m每秒; 结论:声速: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 150C的空气中,声速340m每秒;温度每上升10C,声速每秒增加6m; 固体液体气体 3.人怎样听见声音 人耳构造及声音传播过程:耳郭→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 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都会失去听觉,导致耳聋。由于听觉神经损坏而导致的耳聋为神经性耳聋;由于声音的传导发生了障碍(如鼓膜、听小骨损坏)而导致的耳聋为非神经性耳聋。 4.声音的显示 声音是一种波,不仅能听见,而且可以通过示波器显示出来. 三、小结 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1)方式:声波(2)显示:话筒、示波器 (3)条件:真空不能传声.(4)声速: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 v = 340m/s  (150C空气) 3、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四、布置作业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