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总 论…………………………………………………………………2
1、项 目 名 称2、项目承办单位 ……………………………………………………………2
3、承办单位概况地点概算投资效益分析
2、全面建设阶段 ……………………………………………………………15
3、完善提升阶段 ……………………………………………………………16
第五章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16
1、总投资概算…………………………………………………………………16
2、资金筹措 …………………………………………………………………16
第六章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7
1、经济效益分析………………………………………………………………17
2、社会效益分析………………………………………………………………17
第七章 项目进展情况 ………………………………………………………19
1、投资情况……………………………………………………………………19
2、项目完成情况………………………………………………………………19
第八章 总 结…………………………………………………………………20
第一章 总 论
1、项目名称承办单位概况地点:建设内容:建设年限:概算投资:效益分析:2009-2012 年中国环保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中国把节约能源、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作为能源领域的基本国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正在成为中国最富活力、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
3、 我国未来低碳节能环保产业市场容量潜力巨大。2008 年全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 1.41 万亿元,占当年 GDP 的 4.7%。根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测算,未来我国环保产业将继续保持 12%~15%的年均增长速度。“十一五”末(2010 年),我国环保产业产值预期将超过 1.1 万亿元。其中,环保装备产值 1200 亿元,环境服务产值 1000 亿元,资源综合利用产值 6600 亿元,洁净技术产品产值 2500 亿元。
4、在碳交易及其衍生金融市场方面中国前景广阔。据预测,发达国家在 2012 年要完成 50 亿吨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其中一半要以CDM 的形式实现,而中国将占到 2010 年世界总 CDM 潜力的 35%至 45%。
5、随着我国低碳产业链持续发展深入,各地政府发展绿色节能环保将成为市场的主流趋势。 全国各地方政府将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全面引导和强制推行低碳节能材料及应用技术,将使入驻企业享受国家低碳节能产业优惠政策和产业扶持,市场需求旺盛,企业效益有保障,对入园企业有较强的吸引力。另外,东北低碳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凭借金洲及周边地区资源优势,以及东北旺盛的低碳节能市场需求,将为项目低碳产业链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市场预测
低碳技术投资呈增长趋势。中国最近几年用于“绿色行业”风险投资差不多增加了一倍,占总投资的 19%。2007 年,中国的项目融资达到108 亿美元,中国五大银行工业效率项目贷款达 1063 亿元人民币;清洁能源项目(不包括大水电)投资较 2006 年增长 91%,达到 108 亿美元,据估计到 2020 年将达到 2680 亿美元,其中太阳能产业的开发利用世界领先。在 2008 年中国政府 4 万亿的经济激励计划中,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开发和能效提高为重点投资领域。
1、可再生能源、核能等新能源:将从生产大国到消费大国。中国发展新能源具有更强的紧迫性,中国已经意识到必须更快、更彻底地完成从制造大国到消费大国的转变,不仅是为了构建平衡的产业结构,更是为了在寻找持久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应对能源和气候问题的挑战,实现国内和国际的双赢。
2、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将为中国汽车产业开辟非常规快速发展之路。根据政府规划,到 2011 年,中国将年产 50 万辆新能源车。中国可能成为未来电动汽车的中心可能将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
3、工业节能:政策驱动下稳步前进。中国计划在“十一五”(2006-2010 年)期间,将单位 GDP 能耗降低 20%,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重点能耗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据国家发改委公告,在中国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方面的投资达到 2100 亿。与其他领域相比,工业节能主要源于中央政府的政策驱动。
4、建筑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十一五”规划中规定,建筑节能的目标为 1.2 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总节能目标的 21%。根据《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到 2010 年,新建建筑应全面执行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统计学课件-卡方检验.ppt VIP
-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24年解读.pptx VIP
- 燃气项目资金管理方案.docx
- 年产1.2亿粒口服胶囊剂生产工艺设计.docx VIP
- 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碳盘查报告.pdf
- 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带动画) 课件.pdf VIP
- 广东省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及其详解答案【古诗文鉴赏与默写】.doc VIP
- 模拟电子技术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山东大学(威海).docx VIP
- 乳制品配送服务应急处理方案.docx VIP
- 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概述医护李敏.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