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日民族矛盾急剧上升的情况下,以学生为主体的一二?九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同时也为将开展的中国的抗日战争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说明学生运动只有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相结合,才是发展方向。
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及时调整自己的政策路线,促使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在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屡遭损失时,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保证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从而进一步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解放的中流砥柱。
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重点与难点
1. 理解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 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三、计划课时:2课时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一)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
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进一步控制本国政权,对内镇压人民,对外侵略扩张。
1.制定称霸世界的“大陆政策”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东方会议”,宣示了八条《对华政策纲要》,企图把“满蒙”从中国彻底分割出去,并决心为之诉诸武力。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主张,“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化。日本成为亚洲的战争策源地。
1929年10月,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为了摆脱危机,日本军国主义者决心加紧实施其既定的侵华政策。
2.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小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当即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接着,驻扎在南满铁路沿线的日本军队分别向沈阳城内和长春、四平街、公主岭等地发起进攻。这就是九一八事变。日本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阶段由此开始。1932年2月,中国东北全境沦陷。日本侵占了山海关至黑龙江之间相当于日本本土3倍的11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3.制造华北事变
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以后,随即开始入侵中国华北地区。1935年,日本在华北制造一系列事端,向中国政府提出使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国民政府在河北、察哈尔两省的主权大部丧失,华北成为日军可以自由出人的“真空地带”。接着,日方又策动华北五省两市“防共自治运动”,制造傀儡政权。
日本是亚洲的帝国主义强国。它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并经过精心策划、周密准备。当时的中国政府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用于“围剿”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对日本实行不抵抗主义和妥协退让方针。国际联盟和英、美等国政府则采取对日姑息、纵容的政策。这就使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计划步步得逞。
(二)卢沟桥事变与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
1.日本同德国结成反动同盟
华北事变后,日本加紧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部署。1936年8月,法西斯军人控制的广田弘毅内阁制定了“南攻南洋群岛、北攻西伯利亚”、“先打中国”的侵略计划。11月,日本同德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欧亚两个法西斯国家打着“反共”的旗号结成了反动同盟。
2.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当夜,驻丰台日军一个中队在卢沟桥以北举行军事演习。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即炮轰宛平城,攻击卢沟桥。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
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动员几乎全部军事力量,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向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发起战略进攻。日军占领了北平(今北京)、天津、太原、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一大批城市。
3. 推行“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策略
由于遭到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日军在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以后,被迫停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在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针下,日本调整侵华政策,实施“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策略,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在占领区加紧扶植傀儡政权,建立和发展汉奸组织;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1944年4月至1945年1月,日本发动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战役,占领2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这是日军在中国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
4.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
1945年5月,德、意法西斯政权彻底垮台。日本法西斯企图继续顽抗,受到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相互配合的对日作战的坚决打击。同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终战诏书。日本侵华战争最终遭到彻底失败。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扬大)0709[1].1.3.3质量互变及否定之否定规律.ppt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扬大)0709[1].2.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tx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扬大)0709[1].2.2真理.ppt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扬大)0709[1].3.1.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pptx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扬大)0709[1].3.2社会发展动力.pptx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扬大)0709[1].3.3历史主体.ppt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扬大)0709[1].4.1.2.45货币.ppt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扬大)0709[1].4.1.2.123商品及价值.ppt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扬大)0709[1].5垄断.ppt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扬大)0709[1].4.2.1剩余价值生产.pptx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扬州大学)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doc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扬州大学)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
- 《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教育》培训课件.pptx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扬州大学)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doc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扬州大学)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doc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扬州大学)开天辟地的大事变.doc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扬州大学)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doc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扬州大学)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doc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扬州大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扬州大学)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