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植物交流探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丝绸之路植物交流探源   [摘要]本文回溯了近万年中外植物文化交流的四大历史阶段,分析了各个历史阶段植物文化交流的背景、路径、主要内容和交流特色。   [关键词]丝绸之路;植物交流;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K8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6-0098-07      植物交流在人类初期是十分活跃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从夏启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王朝――夏朝开始,中外植物交流就开始了。那时的中原王朝位于黄河中下游流域,周边有东夷、西狄、南蛮、北番,由于自然地理的优越和人民的勤劳智慧使中原王朝能够远远高于周边野蛮民族之上,其农业文明影响至于九畿八荒。特别是西周时期,形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版图观念,我们是否可以解读为当时与中国大陆相连的所有土地和民族都沐浴在西周浩荡的皇恩之中。果真如此的话,则早在商周时期中国就为海内外植物交流提供了很辽阔的平台,那么也就不难理解中国发现的优秀农作物黍、稷、菽、稻、麻等远在三代时期就传播到域外,而域外的小麦传到中原的事实,也不难理解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人很早就穿着原产于中国的绸缎,观赏着原产于中国的玫瑰花了。由此看来,中外植物交流具有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纵观中外植物交流的历史,可以划分为先秦丝绸之路的雏形与植物文化交流奠基期、汉唐丝绸之路开辟与植物文化交流的发展期、宋元明初海上丝绸之路与植物文化交流的衰落期和新航路的开辟与环球植物文化交流的繁荣期等四大历史阶段。      一、先秦丝绸之路的雏形与植物交流的奠基期      据研究表明,先秦时期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先民们所从事的一系列政治、商业活动,似乎都在为了“凿空”西域,冲破海疆天险,穿透中外交流的森严壁垒。在商代帝王武丁配偶坟茔里,人们曾经发现了来自新疆的软玉,证明至少在公元前13世纪,中国就已经开始和西域乃至更远的地区进行商贸往来。公元279年在战国魏令王墓中出土的《穆天子传》载,从群玉之山(昆仑山)到西王母之邦有3000里,周穆王曾携带中原丝绸、金银等重礼西行到达中亚,拜会了西王母,并以丝绢、铜器、贝币馈赠各地部落酋长,各地部落酋长向他馈赠大量牛、羊、马和葡萄酒以及和田玉。考古专家在丝绸之路沿线的考古中,也的确发现了这一时期的丝绸物品,可以和文献相印证。周穆王时代,在中国和古希腊中间,东欧和亚洲的辽阔草原、半沙漠和山区丘陵地带,散居着大量的游牧部落。希腊人把这些游牧部落统称为斯基泰人,波斯人称之为塞迦人,中国人称之为塞人。春秋以降,中原地区出现了相当规模的对外商贸交流。《史记?赵世家》载,苏厉用赵国通过对外贸易得到的财富游说赵惠文王曰:“马、胡犬不东下,昆山之玉不出,此三宝者,非王有已。”   前5世纪左右河西走廊开通,中西商贸交流得到发展,西域的鄯善、龟?R等国家纷纷成为贸易伙伴,中国的丝绸远销域外。当时的欧洲国家已经出现了“赛里斯”(Seres,意指中国丝绸,源自希腊语言“丝”,从汉语“丝”的音转化的“Ser”)。产自阿富汗巴达克山的青金石早在公元前31世纪就出现在中国、印度、埃及――表明中亚地区的商贸开始的时间要比这一地区部分国家的诞生还要早。约1000年后,青金石开始传入印度的哈拉帕(Harappa)。后来成为佛教七宝之一。   埃及人很早以前就从事北非、地中海及西亚的贸易了。前14世纪时期,埃及人已经发明造船。在埃及,人们发现了距今5000余年、产自阿富汗的青金石,说明埃及人已经在中亚从事一定规模的贸易。同时发现公元前1070年,左右的中国丝绸残骸,表明至少在公元前1070年埃及可能已经与中国有了间接的贸易关系。   后来,四处扩张的波斯王朝帝王大流士一世(前521~前485)在中亚、西亚地区建立了强权。大流士一世喜欢爱琴海的鲜鱼和故乡帕提亚的水,为此而建立了一条连接安息帝国首都苏萨(位于底格里斯河下游流域)到小亚细亚的“波斯御道”,这条仅由王室使用的皇道在沿线各段设立驿站,借助每个驿站的好马和驭手可以把皇室珍爱之物在最短时间内送至首都,再将帝王的指令同一速度传播到波斯全国。据测算,一位向大流士进献快信的人只需九天即可送至首都,而同样的距离对于普通人而言需要三个月。   接着,亚历山大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他的继承者托勒密一世在公元前323年最终控制了埃及。希腊人开始积极促进小亚细亚、印度和东非之间通过希腊管辖的港口进行的贸易活动,在陆地上希腊人也在贸易领域非常活跃。这一时期,地处阿拉伯半岛及中亚的阿拉伯人――尤其是那巴提斯人(前106年为罗马帝国所灭)为中亚的贸易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希腊人的第一步就是利用帝国在中亚的扩张来打通并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陆上大动脉,帝国东部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