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流域的民族兴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松花江流域的民族兴衰

简介 松花江女真语“松啊察里乌拉”,汉译“天河”,有南北两源,正源为长白山天池,全长1900公里(从北源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麓算起则为2309公里),河长和水资源总量均位居中国第三。松花江径流总量759亿立方米,超过了黄河的径流总量;流域面积为55.72万平方公里,占东北三省总面积近70%,超过珠江流域面积,位居长江、黄河之后。 水系组成 根据历史原因和地理学关于江河的理论,松花江被认定为黑龙江的一条支流。 松花江江源的三种不同说法: 说法一,松花江的正源是直接流出于长白山天池的二道白河。 说法二,大兴安岭的伊勒呼里山南麓嫩江上游之南瓮河,为其正源。 说法三,松花江有南北二源,其南源同第一种说法,北源同第二种说法,南北二源回合后为松花江干流,注入黑龙江。 目前,采用第三种说法者比较普遍。 流域图 雾凇 冬季的松花江,气候严寒,有时会降至摄氏零下三十度,结冰期长达五个月。但是在松花江吉林市段却不结冰,因为通过吉林市丰满水电站的江水水温略高所致。这一段夹带暖流的江面,不断冒起团团蒸汽,凝结在岸边的柳丝、松叶上,形成一簇簇、一串串晶莹似玉的冰花,十里长堤顿时成了玲珑剔透、玉树银枝的世界。这就是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的“雾凇”。 古人类活动遗址的发现 1951年8月,在榆树县大于乡周家村周家油坊屯松花江右岸的二级阶地上,采集到人类头骨化石碎片和胫骨化石。后来命名为“榆树人”。1977年10月,又在这一带发现有石器、盘状石核、尖状器等,以及各种动物化石37种400余件。经碳同位素测定,为距今4~7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存。 20世纪以来,从松花江流域已经发掘出来的石器、骨器和人类骨骼化石来看,松花江流域古人类活动的记录,要早于河套人、山顶洞人。 它说明松花江流域的先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分支,很早就在这里生活繁衍了。 松花江流域的古代先民 在中国历史文献中生活在松花江流域的古代先民们被称为东北夷,也称东夷.东北夷由三大民族群体构成:一是生活在长白山北、松花江南源、牡丹江流域和松花江下游及更北更东达海的肃慎人;二是生活在嫩江右岸及山地草原的东胡人;三是生活在松嫩两江会合处南北的夫余人。 肃慎族人生活在嫩江以东,松花江上游、下游及牡丹江、乌苏里江、黑龙江中下游及东可达海的地区。四千多年前,肃慎族人便和中原发生了联系: 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约前2231),息慎(肃慎)氏来朝,贡弓矢。 居住在嫩江右岸的东胡 “唐虞山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史记·匈奴列传》 在唐虞时代,山戎是游牧民族,经过漫长的岁月,到成周--春秋时期,山戎已向农耕转化,这种转换是不包括东胡在内的。山戎被灭后,东胡南下。 “东胡,在大泽东。夷人在东胡东。” ----《山海经·海内西经》 “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 -------《汉书》 对于东胡人居住的地域,历来史家存有争议。但从石板墓葬出土,从大兴安岭到松花江及到宁城、赤峰一带均有分布来看,说明了东湖任的地域相当广阔。被匈奴所灭后,东湖任退回嫩江右岸的大兴安岭中南地区。 松嫩两江地域的氵岁貘 西面者正北方,稷慎大麈。秽人前儿,前儿若弥猴,立行,声似小儿。 ----《逸周书》 氵岁与貘,他们是上周时代居住在东北中部,北流松花江及嫩江中下游与二江汇合处一带的氵岁族和貘族的总称。他们是由两个相近族群混合而成的,有着相同语言、相同风俗的民族共同体。氵岁也称秽,后来演变成夫余,主要居于松嫩两江汇合地及其周围的地区;貘,也称貉,主要居于松花江上游及南源各支流地区。 氵岁或秽,原为渔猎部落;貘或貉,原为游猎或游牧部落。二部落或民族融合混同后,多称氵岁貘,成为从游牧、渔猎向农业迈进的民族。 氵岁貘人生活的地域很广阔,到西汉末年之际,其中心地是松嫩平原南部,其他住在北流松花江流域各支流地带,以及相邻的丘陵、台地及山林中。 被松花江儿女挹娄的崛起 东汉时代以后,肃慎的后续者----挹娄,重新走上历史的前台,但其实两者曾经共存过。 有马不乘,但以为财产而已。无牛羊,多畜猪,食其肉,衣其皮,绩毛以为布。有树名雒常,若中国有圣帝代立,则其木生皮可衣。无井灶,作瓦鬲,受四五升以食。坐则箕踞,以足挟肉而啖之。得冻肉,坐其上令暖。土无盐铁,烧木作炭,灌取汁二食之。 北朝的北魏时代,人们在《魏书·勿吉传》中,肃慎的后继者挹娄改称勿吉时,其传文中仍“无牛羊”的记载。肃慎----挹娄-----勿吉人,养猪是他们的传统,而在松嫩两江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