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权seapower-跟着郑和下西洋
教育部顧問室海洋教育先導型計畫補助計畫課程 課程名稱:跟著鄭和下西洋 海權:舊理論與新思維 教師 賴進義 大華技術學院 通識中心 選修通識課程 2009/09/11 海權(sea power) 馬漢的理論指藉著掌控航路、確保己方利益的一種戰略思想。 更是一項影響歷史演變的重要因素。 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1840─1914) 馬漢其人其書 美國海洋歷史學家、美國海軍少將,近代海權論的創立者,一生致力於美國海權建立的奉獻。 1890年出版《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opon History)。 1892年出版《海權對法國革命及帝國的影響》(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opon the French Revolution and Empire) 1911年發表《海軍戰略論》(Nanal Strategy,Compared and Contrasted with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Militray Operaction on Land) 馬漢的海權論 以貿易(指商品輸出)立國的國家,必須控制海洋。奪取並保持制海權,特別是與國家利益和海外貿易有關的主要交通線上的制海權,是國家強盛和繁榮的主要因素。 要奪取和保持制海權,必須具有佔優勢的海上實力,即強大的艦隊和商船隊以及發達的基地網。 海權的六項基本要素 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形態 領土大小 人口數量 民族性 政府的性質和政策 地理位置最理想的位置是居中央位置的島嶼 靠近主要的貿易通道上,有良好的港口和海軍基地。不列顛群島與歐洲大陸的距離不遠不近,既足以使英國獲得對抗外敵入侵的相當安全保障,又便於打擊敵人,換言之,進可攻退可守。例如:英國以英吉利海峽和歐陸相隔大,不僅有水為屏障,且距歐陸近,因此英國不須維持大陸軍,而可集中國力發展海權,以優勢的海軍來封鎖歐陸港口,並控制出入歐洲北部的航線。與英國成強烈對比的是法國,他不僅要維持大陸軍,而其海軍也必須分駛大西洋與地中海,因此在海權競爭中,法國對英國自然居於劣勢。 自然地理形態具綿長之海岸線,及擁有良好可用的港埠 海岸線可決定向海洋發展的難易程度,良好港灣則代表向海發展的先天潛力,而土地的肥沃與否,則影響人民討海為生的意願和需求。一國的海岸線是其邊界的一部份,凡是一個國家其疆界易於與外界接觸者,其人民便較容易向外發展,與外面世界相交往。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可能使人民安土重遷,不願投身海洋,如法國;反之,則逼使人民不得不討海維生,如荷蘭、葡萄牙。島國及半島國家受限於地形上的因素,若欲發奮圖強,則必須重視海權的發展。 領土大小供應必要物資,但地形未經河川嚴重分割,大到難於防守 馬氏認為國土的大小必須與人口、資源及其他權力因素相配合。一個國家人口的總數與海岸線總長度的比例,具極大重要性。否則廣大的領土可能反而成為弱點。如面積太大,而人口與資源不成比例的國家,防守密度低,國家的危險性增高,假使又被河川或港口所割裂,則更是一大弱點。以美國內戰時的南方為例,以人口和資源的比例而言,其面積是太大了,尤其是有了太長的海岸線和太多的內陸水道,兵力易被分割而導致失敗。領土幅員應和人口、資源等因素相配合,地廣人稀、過度綿長的海岸線及內陸水道眾多等,有時反而成為弱點,如美國南北戰爭時之南方領土即是。 人口數量提供從事海洋事業的人口培育,儲備海軍後備力量 人口數量和素質對海權均為重要基楚,海權國家不僅應有相當數量的從事航業人口,而其中直接參加海洋生活的人數更應站相當高度的比例。國家的平時航海事業(包括航運和貿易)足以決定其海軍在戰爭中的持久力。英國即為典型例證,他不僅是航海國家,而且也是造船和貿易國家,擁有發展海權的必要人力與技術資源。想向海洋發展的國家,不僅應有相當數量的人口,而且其直接或間接參加海洋活動的人數,也應占相當的比例。 民族性面向海洋,具冒險犯難的性格,促進商機及航運發展 國民對海上貿易的意願及航海生產能力的心理因素亦極重要。人人以向海洋尋求財富為榮,航海事業自然蓬勃。海商與海軍的結合,再加上殖民地的開拓,終使英國成為海權霸主。主要為貿易願望(重商主義)和生產能力;有此心理基礎,人民才會走向海洋尋求財富。海洋商業與海軍的結合,再加上殖民地和海外市場的開拓,遂使英國成就有史以來的最大海洋強國。 政府的性質和政策政府的戰咯主張,影響海軍武力的運用 政府必須明智而堅毅,始能對海權作長期發展。英國的成功主因即在此。自詹姆士一世開始,英國的國家政策即一直以追求海外殖民地、海上貿易和海軍優勢為目的。政府若明智而堅毅,培養其人民對海洋的興趣,則海權的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