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中国文化大纲
王守雪·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化大纲 王守雪 文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一、“六艺”与中国的早期文明 诗、书、礼、乐、易、春秋。 《周礼·春官》: 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祇、庸、孝、友 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论、言、语 以乐舞教国子: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 二、礼坏乐崩与百家争鸣 儒家文艺思想 《论语·泰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对音乐的整理: 《论语·子罕》:“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史记·孔子世家》:“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 道家文艺思想 道向技的渗透与落实,技中本有道。技中见道不是训练的结果。 《养生主第三》: 养生之主,即养生的要义。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隙,导大窾, 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馀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庄子认为,技术的最高境界,乃是出神入化,乃是“得道”的境界。道的境界,是精神的自由解放,是与造物者游,是人与自然的合一。人要达到精神的自由解放,必须抛弃过分的知识和欲望,回归自然。 三、焚书坑儒与两汉经学的发展 《汉书·艺文志》序: 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爻乱。至秦患之,乃焚灭文章,以愚黔首。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 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 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 三、汉末动乱与魏晋玄学 王弼《周易注》: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言意之辨》: 夫玄学者,谓玄远之学。学贵玄远,则略于具在;论人事则轻忽有形之粗迹,而专期神理之妙用。夫具体之迹象,可道者也,有言有名者也;抽象之本体,无名绝言而以意合者也。迹象本体之分,由于言意之辨。依言意之辨,普遍推之,而使之为一切说理之准量,则实为玄学家所发现之新眼光新方法。 四、唐代儒学复兴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五、中国文化的转折:宋明理学 周、二程、张、邵称“北宋五子”。 理学大师按地区分为诸学派,称濂、洛、关、闽,青田、姚江之学。分别以周敦颐、二程、张载、朱熹,以及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 六、乾嘉学派 戴震云:“义理不可空凭胸臆,必求之於古经。求之古经而遗文垂绝,今古悬隔,必求之古训。古训明则古经明,古经明则贤人圣人之义理明,而我心之同然者,乃因之而明。义理非他,存乎典章制度者也。彼歧古训、义理而二之,是古训非以明义理,而义理不寓乎典章制度,势必流入於异学曲说而不自知也。” 七、近现代的新文化 魏源 龚自珍 曾国藩 八、现代国学 整理国故运动。 疑古学派。 谢谢!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