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培养世界公民和大学责任
培养世界公民和大学责任 【编者按】
2013年中国旅游职业教育发展峰会暨“百川”论坛在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举办,此峰会由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旅游研究院及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联合主办,山东省旅游局、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和山东省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协办,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山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和《旅游世界2013年6月7日举行。此次峰会暨论坛的主题为核心素养与职业发展能力,旅游界专家、学者、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将学生培养为既适应旅游行业要求,同时具有较高核心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合格人才的科学路径。
上午会议由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杨杰校长主持,开幕式上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宋德利院长致欢迎辞,国家旅游局人事司副司长余昌国代表国家旅游局向会议致贺辞,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会长段建国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台湾高雄餐旅大学容继业校长和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狄保荣书记分别进行主旨演讲。
下午“百川”论坛共分为三个子论坛,分别由重庆大学罗兹柏教授、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杨杰校长、洲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总监王旭女士分别就本科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美国大学生公民参与的理念及经验启示、学生素质当前状况进行主题发言。来自学界专家、行业精英及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的三名学生代表作为论坛嘉宾就相关问题进行交流。会后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在百川花园酒店为与会嘉宾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鸡尾酒会,这同时也是学院教学成果的一种展示。
会议在筹办之初就向业界学界征集学术稿件,刊物本期将会议主旨演讲稿略作修改后登载,同时就部分优秀稿件进行选登。
作者简介: 狄保荣(1955-),男,满族,山东曲阜人,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研究方向:旅游文化与饭店管理;吕杰(1969-),男,汉族,山东龙口人,山东旅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教育与管理。
本文是作者源于内心对于当代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育人使命的思考,期望能为当下中国大学在育人这个关键问题上指明方向,也是期望阐发一种在众多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中渐趋明晰并正在为此付出努力的育人理念,希望由此迸发出更多的思想火花,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探索一条新路。
在成文之际,2013年5月发生的两个事件能够引发人们对文章主题的深思。其一是美国波士顿市于5月25日举办“最后一英里”跑步活动,约3000名参赛者与在此前发生马拉松爆炸案的受害者象征性地完成这场被中断的长跑比赛,人群中有人举着三面美国国旗和一面中国国旗以纪念遇难者,而那位持中国国旗者是一位地道的外国人。他们既是在纪念死者,彰显和平与正义,也是以人道主义的关怀和宽广包容的姿态,印证世界公民尊重生命的基本特质,这一面五星红旗折射出的是对整个人类的终极关怀。第二件事是一尚未成年的南京学生在随父母去埃及旅游时,在3500多年历史的埃及卢克索神庙雕像上写下了七个汉字,这件事掀起一场轩然大波,肇事者遭遇全国民众的谴责之声。之所以会有如此之大的反响,不仅仅是因为那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也不仅仅是因为那是一种耻辱――提醒每一个去卢克索的中国游客,它破坏了一个现代社会世界公民应谨守的本份,那就是要尊重和热爱人类及其创造的文明、历史和传承,而不是肆意妄为。
发生于太平洋两岸的这两件事,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在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的联系空前紧密,一些构成人类社会发展基础的基本观念也跨越时空界限,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如,爱、和平、尊重、包容、平等,等等。那么,在人类共有的价值观面前,中国高等教育是否已经意识到培养世界公民的重要意义?并是否为此做好了充分准备?
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跨过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跨入高校,享受教育改革的成果。但是这种跃进式的跨越并没有带来质的进步,反而留下了种种遗憾:教育模式和培养目标趋同化,单纯就业教育取代素质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下滑等等,最为遗憾的是“钱学森之问”至今无人能答,这些遗憾至今仍在产生发酵效应。我们中国的大学到底应该培养怎样的人?教育者应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大环境下,应当予以怎样的新解读?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思考并作出正面回答的问题。我们要开明宗义地提出这样的口号:培养负责任的世界公民,应当成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使命,也应当成为解决当前诸多高等教育痼疾的一把钥匙。
一、成为“世界公民”是时代的客观选择和必然潮流
实际上,“世界公民”的概念早已有之。而且,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来看,成为世界公民是时代的客观选择和必然潮流。自启蒙运动以来,一些超越一国一族的狭隘情感、具有世界情怀的知识分子,或者由于种种原因游走于世界各地的各色人等,就把自己叫做世界公民。
瑞典发明家阿尔弗雷德“世界公民”的情怀,促使他订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