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数学中人文主义教学
小学数学中人文主义教学 【摘要】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数学课堂需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性的教育,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在人文主义教学观下需要教师从师生关系、理解学生、学生的差异、学生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学生人际交流合作的能力等多方面加以关注。
【关键词】师生关系; 理解; 差异; 道德价值; 交流合作
数学教学应该传授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科学的思维,但数学不是纯粹的,它也是一种文化,它包含着实际的历史和实践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因此,数学教育教学中进行人文化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怎样在数学教育教学中体现和进行人文观的教学呢?
1 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以人为本的教学氛围
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教育就是使人成其为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永恒主义代表人物马利丹指出:“人不仅仅作为物质的存在而存在,他有更丰富更高尚的存在,通过知识和爱,他获得了精神上的超存在。”因此,强调人文精神,转变师生关系的理念至关重要。教师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尊敬教师,爱护教师。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互动关系。“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把平等的师生关系作为实践人文性教学活动的前提。把学生从传统的“你教我学”的师生关系中解放出来,还学生学习主体,教育主体的地位,教师与学生在“你―我”平等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与交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选择权利,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能学好,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异议甚至批评。正确看待学生的答错、写错情况,对一些问题的解决应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而非全班统一地用教师规定的“标准”答案。对待学生要多宽容、鼓励和引导,使教学过程成为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应以商量的口气:“这么新奇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你能告诉大家吗?”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与教师“零距离”地亲密接触,才会在平等的人际关系中自由地伸展童真。也只有这样才能还学生学习主体,教育主体的地位,形成一个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氛围。
2 从学生出发理解学生
人文教育的含义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决定他们是谁,在想些什么。“蹲下来,同孩子一起看世界。”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来理解学生,而不是顺从教师自己教学中的方便。低年级的学生喜欢游戏,乐于表演、听故事,这就可以在教学中体现出来。例如在数学课堂导入或者创设情境时可以用讲故事导入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表演,如教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让学生表演相遇的情境、不相遇的情境、相遇后再继续行走的情境。在教学结束时可以进行让学生根据算式找朋友、根据问题的情境进行摘桃子的游戏等。高年级的学生喜欢课外活动,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来展示自己的才华。例如在教学测量时学生更愿意到操场上去进行上课活动,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乐于解难题、进行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等。为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需要去发展他们,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选择地学习。在教学中,应当以学生发展为本,在上每一堂课、选择每一个活动时,都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层面来进行数学教学,让学生构建“自己的数学”,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重在学习的过程,不在于学习结果怎样。学生只要在某一方面有所提高,有所进步,就是成功了。
3 尊重和利用学生的差异
学生是各不相同的,像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存在差异和多样性一样,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学生也存在着智力类型、学习风格、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丰富性,这些差异性和丰富性必然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自己。人文化的数学教学应当努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成为自己,而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数学教学实践说明,有的学生不善言辞,但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却很强;有的学生回答问题时条理清楚,做起作业来却思路不清;有的学生善于顺向思维,而弱于逆向思维;有的学生发散性思维较强,但集中性思维却不理想……从人文的角度看,这些差异或丰富性不仅是数学中的一种实现学生知识能力进行对流的资源,而且在班级这个“学习共同体”中具有相互助长、共同进步的教学效应,还能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例如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有学生善于用方程解,有的学生善于用算术方法解。这时教师就要引导长于用方和解的学生向分析法的方向发展,引导长于用算术方法解的学生向用综合法的方向发展,以使学生有一种学习的成就感。而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氛围中,两种学生都会在对方的影响下学习对方的思路以充实自己。因此,只要我们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生命的意义得以表达,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