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点跟踪训练16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是( A )
①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②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③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⑤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
2.(2015,山西)下列事件与其历史影响的搭配,不相符的是( B )
A.遵义会议的召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西方的核垄断,增强了国防力量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3.过节贴春联是中国特有的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写照。下列春联中,反映建国初期的是( B )
A.新四军拼命抗日 老百姓安心过年 B.万里山河归人民 五亿群众庆新生
C.宁要社会主义草 不要资本主义苗 D.世博亚运扬国威 改革发展创奇迹
4.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通过谈判作出的重大决定是( B )
A.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B.和平解放西藏
C.平定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叛乱 D.建立西藏自治区
5.(2014,昆明)彭德怀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 D )
A.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6.(2015,河南)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3年与邻国并肩战斗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斗( D )
A.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保证了新中国土改的顺利进行
C.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7.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 )
A.土地改革的背景 B.土地改革的内容
C.土地改革的性质 D.土地改革的影响
8.(2014,聊城)某同学利用下面《李庄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的结论应是( A )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9.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0.(2013,河南)下列图片共同体现出的时代主题是( D )
A.反抗外来侵略 B.进行三大改造 C.发展国民经济 D.巩固新生政权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11.(2013,河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历史,既是屈辱的历史,也是抗争的历史,探索的历史。要解决的问题是独立、民主、富强,即反帝反封建和实现近代化(现代化)。近代社会的变革……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的。——摘自《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
材料二 1949年9月,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说:“……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摘编自人民出版社《复兴之路》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20世纪头20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革?
主题:反帝反封建;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或独立、民主、富强)。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材料二中“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这个事件有哪些重大意义?
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重大意义: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②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③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④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试题研究】2016中考历史(重庆)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主题研究模块一 第九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上).ppt
- 【试题研究】2016中考历史(重庆)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主题研究模块一 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上).ppt
- 【试题研究】2016中考历史(重庆)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主题研究模块一 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 放的社会.ppt
- 【试题研究】2016中考历史(重庆)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主题研究模块一 第七、八学习主题 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ppt
- 【试题研究】2016中考历史(重庆)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主题研究模块一 第三、四学习主题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的分立与民族融合.ppt
- 【试题研究】2016中考历史(重庆)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主题研究模块三 第一、二学习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 会 主 义道路的初步探索与曲折发展.ppt
- 【试题研究】2016中考历史(重庆)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主题研究模块三 第六、七学习主题 科技、教育与文化及社会生活.ppt
- 【试题研究】2016中考历史(重庆)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主题研究模块三 第四、五学习主题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ppt
- 【试题研究】2016中考历史(重庆)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主题研究模块五 第三学习主题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ppt
- 【试题研究】2016中考历史(重庆)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主题研究模块五 第二学习主题 工业革 命.ppt
- 2016聚焦中考历史(通用版)复习 考点跟踪训练18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 主 义.doc
- 2016聚焦中考历史(通用版)复习 考点跟踪训练19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doc
- 2016聚焦中考历史(通用版)复习 考点跟踪训练22 人类文明的开端和亚欧的封建社会.doc
- 2016聚焦中考历史(通用版)复习 考点跟踪训练21 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doc
- 2016聚焦中考历史(通用版)复习 考点跟踪训练24 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doc
- 2016聚焦中考历史(通用版)复习 考点跟踪训练20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doc
- 2016聚焦中考历史(通用版)复习 考点跟踪训练23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doc
- 2016聚焦中考历史(通用版)复习 考点跟踪训练26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doc
- 2016聚焦中考历史(通用版)复习 考点跟踪训练25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doc
- 2016聚焦中考历史(通用版)复习 考点跟踪训练27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