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现代文表现手法之象征
浅谈现代文表现手法之象征 【精段选粹】
自从知道了荷有既可美食,又能观赏,浑身聚宝,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本质与“出淤泥而不染”的秉性,尤其是当我读懂了苏轼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诗句时,顿悟荷花虽然可枯,荷叶虽然可以凋零,但是荷枝仍然不畏风霜地傲然而立;苏轼是借荷花让好友记着一年里最美好的景色,正是橙子黄橘子绿的秋末冬初季节,以此劝慰不要妄自菲薄,虽然人到中年,但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仍然是可以大有作为。随之,我把荷的一生视作一种文化,空闲时总会有意无意地喜欢在荷花池前坐坐。喜欢荷,不分季节地喜欢,和荷花相处,其乐融融。
深秋,黄昏中的荷池,一池残荷,显得特别宁静。昔日满池盛开的荷花不复存在,自然不见荷曾“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娇姿和“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壮观;更是不可能找到南宋诗人杨万里笔下《红白莲花》――“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如汉殿三千雨,半是浓妆半淡妆”的诗韵。有谁知道,曾为贪恋荷艳而翩翩起舞献媚的蝶儿们会在哪里越冬?有谁知道,曾在碧玉莲蓬上高亢歌唱的青蛙们又会在何方深泥中休眠?站在我眼前的是被秋霜折卷了枯叶,被西风折曲了茎杆的残荷,它们虽说有些零零落落,但在纵横交错中依然不乏生命旋律的张力,它们好似并不理会荷池四周的萧条冷清,自然具有一种自在的底蕴,对踌躇于池前的我不理不睬,自顾自地在因受污染质变成淡绛红色的池水中静静地盘腿打坐,俨然透出一副心洁则性净,性净则情宁,无欲则无畏的神情。说它有些孤独其实并不过分,不过还是说它显得有些孤傲更为切点。
我徜徉在幽静的荷花池前,那些残荷枯枝突然令我眼前一亮,这不是一幅三维残荷印痕图吗?尤其像倒映在荷池里的五线乐谱。我仿佛听到了残荷是用生命在拨动枯枝弹奏,用简单的乐谱奏出一曲江南残荷独有的柔韧且铿锵的旋律,那是具有残荷生命的诗韵与旋律,足以令人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残荷?生命?旋律……
(节选自《散文百家》2011年第3期《残荷
1.“荷花”在文学作品中本来象征什么?文中的“残荷”又象征着什么?
答:______
2.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阐明了怎样的一种哲理?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
【技巧提炼】
一、察看“物”。即文章是否有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若有,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就这篇散文来说,其中最主要的“物”即“荷”,按我们过去习惯思维,“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荷花出尘不染,洁净无瑕,故而人们常把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那么,文中的“物”是“残荷”,即“残缺的美丽”,联系文章来看,残荷虽然已经褪尽曾拥有过月色下婀娜多姿的红润与丰盈,送别了充满生机的翠绿与散发着令人赞不绝口的无限诗意,但并不让我们感到其中的哀婉与凄凉。她们在瑟瑟寒风中风骨依旧,自信依然,在深秋的荷池淤泥中执著地坚守着自然赋予其在顽强中的残美。“残缺”的本身就是一种美,那是一种独特的凄美,是任何的完整美所不能取代的。因此,“残荷”象征着一种残缺的美丽,是一种伤感的美丽。
二、感受“情”。像这种散文一般都借物抒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读文思考,这篇文章借“荷”丰富的生命历程,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流淌中的生命哲学――世间的生物都有自己的春夏秋冬,从兴旺走向衰败,经历了绽放与凋枯,但衰败也好,凋枯也罢,都不是终结,只是一个轮回而已。这种轮回,足以让人感悟到“荷”在属于梅花争妍的季节里,仍然坚守着本性中的韧性与坚毅。那宁折不弯的姿势神韵,凝结了生命存在的所有睿智和峻毅,书写着生命的神圣与瑰丽,让人感到凋零也是轮回里的一种孕育,从而表达了自己对“残荷”的敬畏之情。
三、品悟“理”。这类散文往往是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一般来说,这类散文寓意深刻,能激发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某种哲理。本文语言隽永而不失大气,字里行间既洋溢着感性的情愫,又透着理性之光,总能唤起读者的遐想和思索,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仔细品味,可以发现,这篇散文通过对残荷的“场景”与“感性”的描写,以及“理性”的思考,并依靠深厚的人文修养,以“禅味”的笔触,很好地阐述了“残荷-生命”的主题意旨,折射出一种人生的深邃与顿悟――“残荷”依然是一种生命,它依然可以演奏出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当前个人理财途径和其误区.doc
- 浅谈当前形势下企业筹资活动难点和重点.doc
- 浅谈当前农村法制建设存在问题.doc
- 浅谈当前村镇住宅建设中存在问题.doc
- 浅谈当前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不足与对策.doc
- 浅谈彝族虎图腾崇拜和其应用.doc
- 浅谈形体课程对塑造高职女生职业形象重要性探究.doc
- 浅谈彩钢板屋面渗漏原因和防止措施.doc
- 浅谈影响技校学生就业稳定性因素和对策探析.doc
- 浅谈影响机动车安全制动性能检测结果因素.doc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0-2025动力锂电池生产设备通信接口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10184-2025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pdf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4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pdf
- 豫园股份: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最近下载
- 骨科无菌术 手术区域的准备.pptx
-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第7部分:牡蛎礁》(报批稿).pdf VIP
- GB4943-2001 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
- 基于舞弊风险因子理论的柏堡龙财务舞弊案例研究.pdf
-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第5部分:珊瑚礁》(报批稿).pdf VIP
-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辨识和分级管控指南、台账、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docx VIP
- 2025年施工员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名师系列】.docx VIP
- 2025年施工员考试题库附完整答案【夺冠】.docx VIP
- 2025年白蚁防治员岗位职业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docx
- 国际护士节护理操作技能竞赛理论题库.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