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衡山萱洲-地灾治理让古镇重生.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衡山萱洲-地灾治理让古镇重生

衡山萱洲:地灾治理让古镇重生   近一年来,70岁的刘东山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这得益于衡山县国土资源局对萱州古镇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实施。 萱洲为千年古镇,位于衡山县城南20公里,靠山面水,在地理上属南部南岭上升与北部洞庭湖下陷的过渡地带,丘陵地貌。2001年,萱洲古镇地面出现裂缝,多栋房屋地基下沉、墙体开裂并变形。2004年8月受台风“圣帕”影响,滑坡出现明显变形,引起当地居民恐慌,之后,陆续搬走10户,占总人口的1/7。 2011年至2013年,衡山县国土资源局通过“萱洲古镇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一期、二期项目,实施了滑坡治理、道路平整、护岸工程、台阶整修、山潭治理等工程。 “通过该工程项目的实施,恢复治理面积约5000平方米,有效地保护了较危险的22户村民住房及100余人的生命安全;同时,对160余米古镇街道、刘绵公祠和观潭寺等名胜古迹也提供了安全保障,让古镇获得重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衡山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张建龙说。 地灾治理 10月23日,站在萱洲古镇的红石板路上,在衡山县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股股长文余成的指引下,可以看到,一条条护坡相互交错呈网格状,“深入山体达二三十米,非常坚固有力”;一排排水泥灌注的圆形护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三三两两的游客倚着护栏,眺望湘江,显示出古镇的勃勃生机。 “萱洲古镇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一、二期项目共投资505万元,其资金利用率达到了80%,这在很多内行的人看来,是难以想象的,”张建龙说。 衡山县国土资源局的确是做实事的。 第一期项目自2011年2月24日到5月24日,历时3个月,总投资140万元。“重点放在滑坡治理上,”具体负责实施此项目的衡山县土地整理中心主任黄岳林介绍说,“具体包括拆除、削坡、截排水、格构锚杆、道路修缮、监察等工程,共完成截排水沟117.8米、栏板169米、红石路面288.9平方米、锚杆118个、格构1252.3米。” 这项工程后来为耒阳市同类地灾治理提供了范本。 第二期项目自2012年8月10日到2013年2月9日,历时6个月,总投资365万。重点是完善滑坡治理,实际修缮了两条道路,新增1条硬化路,维修2处台阶,增设4处护栏,修建7条排水沟,治理了3处山塘,修建41个抗滑桩,格构1484米等。 走到河边,文余成指着地下说:“这里有地表看不到的抗滑桩,深入地下几十米,全部用二指粗的钢筋跟水泥浇灌而成,可以有效防止山体滑坡。”看似简单,其实非常复杂,因为地处河边,地下水丰富,需要打洞、抽水、浇灌水泥一气呵成;如果抽水和浇灌水泥的速度赶不上地下水浸入的速度,那么,工程就无法实施。 同时,因为地处滑坡地段,地质脆弱且情况复杂,增添了工程实施的难度。其中有个小插曲,某个标段的承包商因打出来的洞体曾遭遇过滑坡,洞壁布满裂缝,浇灌的水泥瞬间流逝,成为无底洞。最后,因技术不成熟,只得放弃。 通过治理,萱洲古镇恢复土地5000平方米,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保障了22户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了古镇重点名胜古迹,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好评。 “由于经费原因,对山塘的整改不彻底;同时,防滑桩、游路未很好地解决当地居民雨水排放问题。我们已经向省国土资源厅递交了第三期项目申请报告,目前已通过评审,只等指标下达了。”张建龙对萱洲古镇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第三期项目充满了期待。 古镇重生 萱洲古镇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一、二期项目的实施,避免了这座千年古镇走向落寞。 衡山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刘东山是这个变化的见证者。他住在山下河边,2006年开始担任地灾群测群防员。在2011年以前,每当汛期下雨时,他每天晚上都会打着手电,提着铜锣,到村里巡视地灾情况,并整宿开灯睡觉,以便随时观看情况,及时督促村民搬家。 2001年,因多次暴雨,古镇地面出现裂缝,多栋房屋地基下沉、墙体开裂并变形,这是第一次出现地灾。2004年8月,受台风“圣帕”影响,观潭寺发生滑坡,碎石、泥土和树木深入湘江河床50余米,以前的古码头全部被毁,幸好没有人员伤亡;但村民还是吓到了,很怕下次会全部陷进去。 此后,村民发现房子和水泥地面都开始开裂,缝隙一年年增大。 村民开始陆续搬家。据统计,2004年至2009年,陆续搬出去10余户居民,占整个住户的1/7,房子都被贱卖。古镇村民聂德淼的哥哥就是其中一户,他回忆说:“2004年的那次滑坡,我哥哥的榨油房因滑坡倒塌了,他很伤心,也很怕,说住不成了。2006年,搬出去另外建房子了,原来的房子2000块钱就卖了。” 2009年6月,衡山县国土资源局在古镇树立了地灾警示牌,因资金原因,只陆续进行了小型的地灾治理。同年,向衡阳市国土资源局、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申请地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