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第三章 沉积相
测井相要素图 主要地震相示意图 3.测井相分析 (l)概述 ①测井相分析是利用各种测井响应识别储层微相,是储层描述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从实用意义上讲,重建全油藏的微环境,不应用测井相是不可能的;从测井响应上可能识别微相的规模和精度,决定了微相分析可能达到的规模和精度。 每项测井信息经常受多种地质特征所影响,定性定量解释存在一定的误差或多解性。 ②目前技术下还不可能得出可以普遍应用的测井相模式。 ③对于一个具体油藏,是可能建立起本油藏的测井相模式的,而且应尽可能做到一种测井响应反映某一种微相。 (2)测井的指相信息 ①开发井可利用的常规测井信息是三电阻率、三孔隙度系列,加上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和井径等曲线。倾角测井和成像测井技术只能在很少数井中进行,对于建立标准微相柱状剖面可以起到岩心井的补充,在油藏评价阶段有较重要的作用。 ②测井信息综合解释岩石类型剖面,可以部分反映岩石相类别,应尽可能建立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加上倾角测井(包括FMS)识别的层理构造,则更为有利。 ③自然伽马,自然电位曲线形态通常可以反映: 垂向粒度(岩性)层序:向上变细、向上变粗、均匀变 化等; 加积方式:进程、退积、垂向加积等。 旋回性:正旋回、反旋回,复合旋回等; 层间接触关系、冲刷、突变、渐变等; 岩性比:砂泥比、砂地比,净毛比等; 砂体密度; ④测井信息对特殊岩层的识别,也是重要的相识别指标。如碳质泥岩、泥岩,煤层等碳质岩层,石膏、岩盐等蒸发岩层,碳酸盐岩层;化石层;自然伽马能识别测井导出的粘土矿物及地化指标等等。 有时在具体条件下,碎屑岩中一些特殊岩层也可能在测井信息中识别。如砾岩层、含砾层,泥石流沉积物(泥质砾岩或砾状泥岩)等等。 ①测井相表现形式 自然伽马或自然电位的曲线形态纯含油区(段)内可辅以电阻率曲线形态。如钟形、漏斗形、筒形、箱形、尖峰形、锯齿形、平直形等。 多峰状态下的加速式、减速式或均匀式 层序厚度,主峰厚度及相互关系。 (3)建立测井相模式 各类沉积环境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形态组合图 各类沉积相自然电位测井曲线要素特征表 续表 ②编制测井相模式图 内容包括:选用测井曲线、形态命名,形态文字说明,厚度说明,微相解释,所在环境位置示意等等。 测井相模式图可用作利用测井曲线定相的图版。 测井相模式图(以双河三角洲为例) 4.编制分层(单元)微相平面图进行分层(单元)微相分析 (1)分层(单元) 以最小沉积旋回为编图单元,或以包含一个主体砂层的旋回为单元,应与层组划分相一致。可以小层或砂组为单元,视资料条件而定。 (2)单井划相 ①所有开发井都进行单井划相;取心井及取心井段依据岩心划相;未取心井依据测井曲线划相。 ②单井划相中以垂向相演化合理性作为判别和局部调整依据。 (3)编制平面图 ①一般选主力油层或重点油层编制微相平面图; ②在标准井位图上对每口井标上微相编码或符号,尽量附上测井曲线; ③平面微相带展布要符合沉积规律,并从中总结出本油藏的沉积模式图。 ④平面微相分布与垂向微相演化要交互检验其合理性,通过局部调整,使其完善。 二、碎屑岩储层沉积环境 及储集岩体特征 我国湖盆的各类河道砂体非均质特征比较表 三、微相与储层性质 研究储层微相目的是为了从沉积成因上了解储层物性的分布规律。建立微相与储层性质之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一环。 侧 正 (1)岩石相(能量单元)与储层物性 ①在含油层系井段不太长,处于同一成岩阶段或成岩带范围时,按水动力能量强弱排序时,其平均值应该存在相应的物性大小的连续序列。 ② 当含油层系井段很长,使不同油组分别处于不同成岩带时,应分油组建立岩石相与储层物性之间的关系。 ③ 当存在特殊成岩现象时,应区别对待。 ④ 在岩石相与常规参数(孔、渗)建立关系后,应选择典型样品取得各类岩石相的代表相渗透率曲线和毛管压力曲线。 (2)垂向层序与层内非均质性 ① 各类微相的垂向层序决定了层内渗透率非均质特点。储层微相的典型垂向层序,就可代表该类储层典型的层内非均质性。 ② 存在层内不连续泥质薄层和其它非渗透隔层时,应作出沉积成因上的判断,估计其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润滑油基础知识.pptx
- 3.第二章 电气图及电气控制基本控制电路3.ppt
- 3.2摄影成像—南京师范大学遥感导论.ppt
- 3.8船舶同步发电机电压自动调整.ppt
- 30吨锅炉补给水技术方案.doc
- 32位汇编语言08.ppt
- 33混凝土抗盐冻性2013.4.28.ppt
- 35KV变电所三级负荷防.doc
- 37仓库湿度与测定.ppt
- 305960_建筑施工图详解【总平面图、详图、绘制】.ppt
- 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等4地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pdf
-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 河南省商开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pdf
- 重庆市开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 云南省昆明仁泽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 《环境文本数据加工处理技术规范》.pdf
- 《区域大气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技术规范》.pdf
- 《环境空气温室气体光声光谱法连续自动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pdf
- 《美丽城市建设数据分级分类规范》.pdf
- 《大数据优化区域空气质量模拟排放输入数据技术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