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乐死的思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安乐死的思考

关于安乐死的思考 安乐死的定义和分类 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对出生时即为重残或痴呆的婴幼儿、重度精神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及处于不可逆昏迷中的植物人,实施使其在无痛苦感受中死去的行为。积极的(主动的)安乐死,指采取促使病人死亡的措施,结束其生命,如当病人无法忍受疾病终末期的折磨时。消极的(被动的)安乐死即对抢救中的病人如垂危病人不给予或撤除治疗措施,任其死亡。以下为不同时期进行的有关安乐死的社会调查结果:调查时间 调查机构 调查人数 赞成安乐死 反对安乐死 1987年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350 90% 10% 1988年 中华全国总工会 500 91.2% 8.8% 1992年 上海第二军医长海医院 313 93.6% 6.4% 1998年 东南大学法律系教授张赞宁等 463 96.8% 3.2% 由以上调查结果,我们不难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公众对安乐死的认可度逐年上升。——符合病人的最佳利益;有利于死者家属。实施安乐死,不仅可以解除病人的痛苦,还可以避免因为支付昂贵的治疗费用而造成的家庭经济负担,同时,还可以减轻病人家属的感情负担,把家属从这种压力和为难的处镜中解脱出来 ②自主原则——尊重临终病人选择死亡状态的权利体现了人类理性的进步。对于一个人来说,生命是属于个人完全所有的,他有权按自己的绝对意愿对自己的生命进行自由处置,这包括生的权利,也应当包括决定死亡的权利。 ③公正原则——保证有限卫生资源的合理使用。整个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治疗一名无望挽救、濒临死亡的绝症 患者,对其进行毫无效果的抢救,这实际上将会大大地浪费原本就不充裕的社会卫生资源。如果对这些病人实施安乐死,那么社会上存有的宝贵而有限的卫生资源就可以被节省下来,用于救助那些更需要的有希望被治愈而存活下来的 病人,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合理的,也是公平、人道的。 ④安乐死符合生命质量论和生命价值论的观点。生命质量主要是指人的生命的自然质量,是指某一生命就生物学生命的意义上讲是否具备作为人的基本素质。生命价值主要是指生命的社会价值,即从人的社会学生命角度,判定某一个体生命对他人及社会的意义。生命神圣论的观点《黄帝内经》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孙思邈也说: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都是讲人生命的神圣和宝贵,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尽力保存人的生命。医学人道主义观点反对安乐死的人认为,医学人道主义是对病人的尊重、同情、关心和救助,医师是病人心目中圣洁的白衣天使,是处于绝境中的病人的唯一依靠,医师只能救生,而不能促死而安乐死使医师由救人的白衣天使变成杀人的白衣恶魔,丑化了医师的形象,也打碎了病人心中残存的唯一一点希望。这违背了医学人道主义。不可逆的诊断未必绝对对病人安乐死的前提是病人身患不治之症,已经不可救药然而,反对安乐死的人认为,这种诊断未必绝对。这有两个原因,其一,不治之症总是相对于时代的医学发展水平和医院的技术水平,随着医学的发展,许多不治之症都可以成为可治之症。其二,由于医师认识水平的限制,误诊误治的例子在现实中并不罕见。基于此,安乐死的反对者认为,实施安乐死可能会使病人丧失很多机会。阻碍医学科学的发展这是从实施安乐死的后果来考虑安乐死的弊端。反对者认为,医学之所以不断发展、进步,就在于医学家在所谓绝症面前不畏艰险,知难而进。而安乐死则会使这些勇于进取的医学家失去研究的对象和动力,从而会阻碍医学科学的发展。违背了传统的血缘亲情观念血浓于水是许多民族都有的传统伦理观念。反对者认为,安乐死会使病人家属不顾亲情孝道,放任自己亲人的死亡,甚至在医师的帮助下参与结束亲人的生命,显然与这种传统美德相悖。自愿安乐死中的自愿值得怀疑反对者认为,所谓的自愿值得疑。因为,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特别是在处于死亡边缘的时候,求生欲望更加强烈。在极度痛苦的时刻,病人也许希望一死了之,但痛苦相对缓解,许多人会改变主意。因此自愿的安乐死是不可信的实施安乐死可能会给社会带来许多消极后果首先,社会接受安乐死,可能为某些不义的晚辈、亲属逃避赡养义务甚至谋财害命大开方便之门,个别医务人员也可能会以安乐死的名义掩盖医疗事故。其次,承认安乐死的合法性,会使步入暮年的老年人产生某种消极的心理,对于那些患有绝症的病人来说,也将是沉重的心理打击。最后,实施安乐死还容易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即如果允许在某种情况下结束人的生命,那么,你可能为在其他情况下乃至于所有情况下结束人的生命打开了大门。违背了传统的血缘亲情观念阻碍医学科学的发展不可逆的诊断未必绝对自愿安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