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第四纪沉积物a
七 第四纪沉积物 急流和山谷 冲积物?河流地质作用 ?河床的发育和形态 河道截弯取直,牛轭湖的形成。 COLORADO 大 峡 谷 长 江 三 峡 的 峭 壁 强烈下蚀的黄河上游—龙羊峡 “V”型河谷 黄 果 树 瀑 布 黄 河 壶 口 瀑 布 维多利亚瀑布 尼 亚 加 拉 瀑 布 冲积物?河流地质作用 ?河床的发育和形态 河流的侧向侵蚀,河曲的发展: 平原河流常以侧向侵蚀为主,凹岩被冲蚀,凸岸发生沉积。这样,使河道的弯曲逐渐发展。 河 曲 的 发 育 冲积物?河流地质作用 ?河床的发育和形态 平原河流河谷不深而宽度大。正常流量时,河水仅在河床中流动。只在洪水期中,河水才溢出河床,泛滥于河床之外宽广的河漫滩之上。 平原河谷除河床外,大多数都有河漫滩(常位于河曲的凸岸)心滩等地貌。 * * 250万年以来的第四纪(p40表2-2)中沉积而成的沉积物。 一般为未胶结的松散沉积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土”。 现在人类的大部分建筑物都是建在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上。 地表主要几种成因类型的第四纪沉积物: 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湖积物和海洋沉积物。 1. 残积物(Qel) 残留在原地未被搬运的那一部分原岩风化剥蚀后的产物, (而另一部分则被风和降水所带走) 1.1 残积物的分布 主要受地形的控制。 在宽广的分水岭上,由雨水产生的地表迳流速度很小,风化产物易于保留,残积物都比较厚; 在平缓的山坡上也常驻有残积物覆盖。 1.2 残积物的结构和构造 未经搬运,颗粒不可能被磨圆或分选,没有层理构造。 残积物与基岩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通常经过一个基岩风化层(带)过渡到新鲜岩石。 残积物有时与强风化层很难区分。 冲 积 物 风 化 带 1.3 影响残积物发育(成分、厚度)的因素: .风化类型 .母岩类型 .地形 1.4 残积物的工程地质性质 残积物常常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因而其强度比同样孔隙比的其他沉积物要大。所以对残积物力学性质的评价使用原状土和扰动土会有很大的差别。 残积物均质性很差,物理力学性质很不一致;同时多为棱角状的粗颗粒土,其孔隙度较大,作为建筑物地基容易引起不均匀沉降。 2. 坡积物(Qdl) 雨雪水流将高处岩石风化产物缓慢地洗刷剥蚀、顺着斜坡向下逐渐移动、堆积在坡脚或较平缓的山坡上而形成的沉积物。 冲积物 和 坡积物 坡积物 坡积物 2.1 坡积物的分布和形态 一般分布于缓坡和坡脚下 在坡脚下的坡积物剖面上常成上薄下厚的楔形,坡积物厚度变化会很大 。 2.2 坡积物的成分、结构和构造 不同风化条件下,坡积物的成分也有很大差别: 湿热地区坡积物中含细粒成分(粘土矿物)会多些; 而在干旱寒冷地区,则几乎全是碎屑,碎屑棱角分明; 也常见颗粒大小悬殊粗细碎屑混杂的坡积物。 坡积物基本不发育层理。 2.3 坡积物的工程地质性质 疏松,所以承载力低、压缩性高(尤其是新近堆积的坡积物)。 土质不均匀,且其厚度变化很大,作为的地基会存在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另外新近沉积的疏松坡积物的边坡常处于临界稳定状态,不合理削坡将导致发生滑坡。 3. 洪积物(Qpl) 暂时性山洪急流,挟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堆积于山谷冲沟出口或山前倾斜平原而形成的沉积物。 3.1 洪积物的形态和分布 形成与沟口,靠山近处窄而陡,离山较远宽而缓,形如锥体,故称为洪积扇(锥)。 相邻沟谷口的洪积扇可组成洪积扇群。 向平原区,与冲积物搭接相连。 山 前 洪 积 扇 洪积扇 洪积扇 3.2 洪积物的成分、结构和构造 以碎屑为主,但洪积扇的不同部位组成会有差异: 洪流出沟谷口后,由于流速骤减,被搬运的粗碎屑物质(如块石、砾石、粗砂等)首先大量堆积下来,离山渐远,沉积的颗粒随之变细,其分布范围也逐渐扩大。 洪积物?洪积物的成分、结构和构造 随离沟口由近到远,沉积物颗粒大小具分选现象; 搬运距离短,颗粒的磨圆度仍不佳; 由于山洪的周期性和差异性,洪积物常呈现不规则的交替层理构造,并具有夹层、尖灭或透镜体等产状。 山前洪积物 3.3 洪积物的工程地质性质 靠近山地的洪积物的颗粒较粗,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土的承载力一般较高,为良好的天然地基; 离山较远地段为较细的洪积物,其成分均匀、厚度较大,土质较为密实,通常也是良好的地基; 在上述两部分的过渡地带,常常由于地下水溢出地表而造成宽广的沼泽地带,因此土质软弱而承载力较低。 4. 冲积物(Qal) 河流流水的地质作用形成的沉积物 4.1 河流地质作用 4.1.1 河谷的地质条件: 在山区,河床下为岩石,流水的侵蚀作用主要受岩体中的薄弱带控制。 薄弱带包括;断裂带,软弱岩带,深风化带。 山区河床主要发育在这样一些薄弱带上。 平原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