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混凝土建筑工程钢筋机械连接方式研究
混凝土建筑工程钢筋机械连接方式研究 近年来,随着大跨度和超高层建筑的兴起,尤其是大型砼结构的出现,在不断的为钢筋的连接提出了新的要求。纵观钢筋连接的发展历程,从捆扎绑接、焊接到机械连接,我们不难发现钢筋连接的多样化、工厂化和机械化是当今世界钢筋连接领域的新潮流。
1.钢筋连接技术的概述与比较
钢筋接头连接工序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效率最低,工厂化程度最少的环节;同时,钢筋接头连接质量的好坏是决定建筑物安全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我国的钢筋连接技术主要以绑轧连接和焊接连接为主。
机械连接是一项较新的钢筋连接技术,基本上克服了前两种连接方式的弊病,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混凝土中要求充分发挥钢筋强度和延性的重要部位,在一些重点工程和大型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HRB335、HRB400钢筋的广泛应用,也为16mm~50mm粗直径钢筋的机械连接创造了条件。
钢筋的机械连接在国外发展较早,品种也比较多,除了套筒挤压接头和锥螺纹接头外,还有熔融金属充填套筒接头(如美国CADWOOD接头)、适用于装配式结构用的水泥浆充填套筒接头(如美国、日本NBM接头)、钢筋全长轧制螺纹的大螺旋钢筋接头(如德国dy―widag接头)、以及滚压直螺纹接头(如英国CCL钢筋接头)、镦粗切削直螺纹接头(如法国Bartec体系等)。
2.钢筋传统连接方式分析
我国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传统连接方式主要为绑扎搭接和焊接接头两种形式。
2.1绑扎搭接接头
绑扎搭接接头是靠搭接区段内钢筋在混凝士内的粘结锚固来传递钢筋应力。
由于搭接钢筋之间的混凝土受劈裂影响,使得搭接钢筋区段内的混凝土粘结强度低于单纯锚固状态下的粘结强度,并且钢筋搭接要有足够的长度才能保证钢筋应力的传递,因此绑扎搭接接头的适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一般来说,绑扎搭接接头存在受力性能差,施工时搭接区段钢筋较密,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且钢材消耗大,抗震性能差等问题,作为钢筋连接方式将被淘汰。
2.2焊接接头
焊接接头要求钢筋具有可焊性。钢筋的碳含量影响钢筋的焊接性能,当碳含量超过0.55%,钢筋不可焊。I级钢筋焊接性良好。II、III级钢筋焊接性较差,焊接时要采用合适的工艺参数和有效的工艺措施。IV级钢筋碳含量较高,属于较难焊钢材。通过热处理、冷加工而强化的钢筋,焊接时会引起焊区钢筋强度降低,冷轧带肋钢筋则严禁采用焊接接头,不能经受高温回火作用。
钢筋焊接接头在不大于其弹性极限的荷载下,接头钢筋的刚度不变,没有残余变形,它是钢的原子间的冶金结合。因此,焊接接头的质量高于绑扎搭接接头。钢筋焊接接头也存在如下问题:
焊接质量不稳定。焊接质量直接与焊工技术水平有关,焊接缺陷难以避免,质量控制较难。(b)焊接施工受气候影响。雪天、雨天不宜现场施焊,而风速对焊接亦有较大影响。(c)疲劳强度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承受中、重级工作制吊车的构件,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在动力荷载作用下,允许使用焊接接头的构件,接头处钢筋疲劳强度要乘以0.8的折减系数。
3.钢筋机械连接方式分析
3.1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它是将两根待接钢筋插入特制的连接套筒内,用挤压机侧向挤压套筒,使套筒产生塑性变形,套筒嵌入钢筋横肋之间的凹槽中,以此实现两根钢筋的连接,钢筋所承受的轴向力主要依靠钢筋横肋和变形后的套筒之间的剪力传递。挤压接头套筒的压实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即收拢阶段、贴合阶段和密实阶段。
美国日本从70年代开始研制,日本的獭户内海的本州――四国大桥大量采用了钢筋挤压连接。国内冶金部建筑研究院于1986年开始研究,1987年开始应用于亚运会工程之一的中央彩电发射塔工程。此后,中日青年交流中心、燕莎中心、大亚湾核电站、南京大胜关送变电大厦、长江重庆二桥、长江黄石二桥、西南商厦、澳门机场等大量应用。
钢筋挤压套筒连接的优点是:
(1)接头性能可靠,接头的强度、刚度和韧性与母材相同,疲劳性能优于焊接接头。
(2)操作十分简单,无需专门技工。
(3)连接时没有明火,不受天气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可燃性环境和水中均可作业。
(4)施工速度快。5min可将直径32mm的钢筋挤压好,比电弧焊快4~6倍。
(5)节约能源。每台设备的电功率仅为1.5KW,耗电量只有焊接的1/20~l/50。
(6)适用范围广。本法可连接国产II、III、IV级Φ18mm一Φ51mm的各种规格的变形钢筋,也可以连接异径钢筋,焊接性不好的钢筋以及进口的性能相当于国产的II、III、IV级钢筋。同时能可靠连接各个方向及密集布置的钢筋。
(7)接头检验方便,只检验挤压道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