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卫星宇宙速度同步卫星(精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造卫星宇宙速度同步卫星(精品)

五.同步卫星的发射和回收 (卫星的变轨问题) V F引 F引<F向 F引>F向 卫星变轨原理 M m A点速度—内小外大(在A点看轨迹) 在A点万有引力相同 A 例1.通信卫星又叫同步卫星,下面关于 同步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地球同步卫星都位于地球的赤道 平面内 B、所有的地球同步卫星的质量都相等 C、所有的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 动的角速度都相等 D、所有的地球同步卫星离地心的距离都相等 ACD 例2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距地面的高度 为h,设地球半径为R,卫星运动周期为T 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该同步 卫星的线速度的大小应该为 [ ] BC A B 2(h+R)/T C D ABD 例6、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到近地 圆轨道1,然后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 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 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 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 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 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 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人类遨游太空回顾 尤里·加加林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航天器,绕地球飞行108分钟后,胜利地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宇宙飞行的任务,使人类遨游太空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 1963年6月16日驾驶宇宙飞船“东方6号”升空,作围绕地球48圈的飞行,成为人类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性,并为此荣获苏联英雄称号。 人类遨游太空回顾 人类遨游太空回顾 尼尔·阿姆斯特朗 巴兹·奥尔德林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巴兹·奥尔德林(如图)和尼尔·阿姆斯特朗(头盔中影像)乘“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登上月球。 人类遨游太空回顾 布鲁斯·麦坎德利斯 1984年6月7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宇航员布鲁斯·麦坎德利斯使用载人机动装置,离开航天飞机320英尺,完成了人类首次无安全索太空行走 人类遨游太空回顾 蒂托 2001年4月30日,第一位太空游客、美国人蒂托(中)快乐地进入国际空间站,开始了他为期一周的太空观光生活。太空旅游的开辟使得普通人也能够像宇航员一样畅游星际之间。 人类遨游太空回顾 杨利伟 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被顺利送上太空。 相信通过同学们努力学习,一定会为我国的航天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 * * §6.5宇宙航行 人类航天始祖 人类航天的始祖是我国明朝的万户。在15世纪的我国明朝早期,一位名叫“万户”的官员,在一把椅子的背后装上47支火箭。当然,那是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的火箭。他自己坐在椅子上,并用绳子绑紧。两手则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他要仆人将47支火箭同时点燃,想借用火箭的力量把他推向空中。这是美国人罗伯特·吉姆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与喷射》一书中的叙述。英国、德国和前苏联的一些火箭专家,在他们的著作中也提到或引用了这件事。可见,万户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尝试利用火箭进行飞行的人”。为表彰他的功绩,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航天科学的三位先驱 齐奥尔科夫斯基 于1903年发表了《利用喷气工具研究宇宙空间》一文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公式,奠定了火箭和液体发动机的理论基础 还证明了脱离地球引力必须使用多级火箭。 航天科学的三位先驱 戈达德 1926年他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 航天科学的三位先驱 冯·布劳恩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在波罗的海边的佩内明德建了一个秘密导弹工厂。冯·布劳恩带领一批科学家在那里研制出现代导弹的鼻祖V-2。V-2导弹在二战中被成批生产并用于实战,主要用来轰炸伦敦。 一、人造卫星的发射 二、宇宙速度 三、人造卫星的超重和失重 学习目标 一.卫星的发射 V 以多大的速度抛出物体,它才会环绕地球表面运动,不会落下来? 思考1: 近地面的卫星的速度是多少呢? 思考2: 1.能不能发射一颗运行速度大于7.9km/s的卫星? 2.以多大的速度发射卫星,它才会环绕地球表面运动,不会落下来? 2.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 V=11.2km/s V1=7.9Km/s V2=11.2Km/s V3=16.7Km/s 3.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 V=16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