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文明概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礼乐文明概论

“传统。。。”用红色 “《老子》。。。”用深蓝色的底,白的字 “论语。。。”同上 “。。。”同上 。。。。同上 * 传统文化最值得读的四部元典: * 《老子》:道家文化的精华,循道而动、顺势而为 《论语》:仁义之道,孔子言行汇编,中国的“圣经” 《孙子》:兵家鼻祖,奇计谋略的宝典 《周易》:寡过之书,先哲对人生世道的哲理性思考 第一讲:礼乐文明 诸子出于王官说: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阳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 “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 “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 “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 “从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 “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 “兵家者,盖出古司马之职,王官之武备也。” 礼乐文明是中华文化的母体。 夏商西周,通过制礼作乐,形成的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包括社会政治文化制度、道德伦理、社会秩序和风俗。 三代:夏商西周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礼记·礼运》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 礼乐文明的基本精神 一、二代三恪 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车而封夏后氏之后于杞,投殷之后于宋。——《礼记·乐记》 何休《公羊传·隐公三年》注:“王者封二王后,地方百里,爵称公,客而不臣也。”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宋,先代之后,于周为客,天子有事膰焉,有丧拜焉。” 郑玄:“王者存二代而封及五,郊天用天子礼以祭其始祖,行其正朔,此谓通三统也。” 杜预:“周得天下,封夏﹑殷二王后,又封舜后,谓之恪,并二王后为三国。其礼转降,示敬而已,故曰三恪。 夏,会于黄父,谋王室也。赵简子令诸侯之大夫输王粟,具戍人。宋乐大心曰:“我不输粟。我于周为客?”若之何使客?”晋士伯曰:“自践土以来,宋何役之不会,而何盟之不同?曰‘同恤王室’,子焉得辟之?子奉君命,以会大事,而宋背盟,无乃不可乎?”——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二、以仁为本、以礼为固的战争理念 1.《司马法》 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 战道:不违时,不历民病,所以爱吾民也;不加丧,不因凶,所以爱夫其民也;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其民也。 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是以明其仁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又能舍服,是以明其勇也。 入罪人之地,无暴圣祗,无行田猎,无毁土功,无燔墙屋,无伐林木,无取六畜,禾黍、器械,见其老幼,奉归勿伤。虽遇壮者,不校勿敌,敌若伤之,医药归之。 《淮南子》:“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于古为义,于今为笑。” 班固《汉书·艺文志》:“下及汤、武受命,以师克乱而济百姓,动之以仁义,行之以礼让,《司马法》是其遗事也。自春秋至于战国,出奇设伏,变诈之兵并作。” 例子:不加丧、不因凶 《左传·襄公四年》:三月,陈成公卒。楚人将伐陈,闻丧乃止。 《左传·襄公十九年》:夏五月壬辰晦,齐灵公卒。……晋士匄侵齐,及谷,闻丧而还,礼也。 《左传·僖公十三年》:冬,晋荐饥,使乞籴于秦。秦伯……谓百里:“与诸乎?”对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邳郑之子邳豹在秦,请伐晋。秦伯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秦于是乎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曰泛舟之役。 战例:一、泓水之战 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楚人济泓而来。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国之余,寡人不忍行也。”既济未毕陈,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公羊传》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公羊传》 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