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课 礼敬为要
礼 敬 为 要 第三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背诵第二、三则选文,理解孝敬的含义。 2.行为与习惯:将礼敬父母落实到行动中,自我纠正不礼敬父母的思想和行为。 3.情感与态度:增强对父母长辈的感恩意识,认识到礼敬父母的重要意义。 本课的重点是能够在生活中懂得礼敬父母;难点是能在生活中用具体的言行和真挚的情感去礼敬父母 (一)导入 孝是中华民族道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孝道”文化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子女孝德的养成,需要有父母的正确教导。在晋代有一个很有作为的官员叫陶侃,他幼年丧父,家中十分贫穷,他的母亲谌氏靠纺织供养他读书,还教导他要好好做人。长大后,陶侃做过管理渔业的小官,名为“鱼梁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去了许多鱼干,以表孝心。谁料想,谌氏见了,非但不开心,且非常生气,让来人原封不动地把东西带回去,同时还捎去了一封信,批评儿子道:“你在外当差,把公家的东西送给我,这是不孝顺。你这样做,会让我为你担心啊!”陶侃听了母亲的教诲,十分后悔,此后再也不敢假公济私。后来,陶侃成为一名很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陶侃的成就与母亲的谆谆教诲是分不开的。听完《陶母教子》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行孝的标准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礼敬为要》吧! 第一则:孟懿子①问孝。子曰:“无违②。”樊迟③御④。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①孟懿(yì)子:鲁国大夫。姓仲孙,也称孟孙,名何忌,谥号懿。是五僖子的儿子,也是鲁国孟孙氏第九代宗主。②无违:指不要违背礼的规定。违,造背。③樊迟: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弟子。④御:驾车。 出处:本则出自《论语·为政》。 译文:孟懿子问怎么才算是孝顺。孔子说:“不要违背。”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询问怎么才算是孝顺,我答说不要违背。”樊迟问:“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依照礼节侍奉他们;死后,就依照礼节来安葬他们依照礼节来祭祀他们。” 诠释: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孝是中国文化的根荄( gāi)。”“孝”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行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规则去遵守。这个“规则”,就是“礼”,一个人不懂礼、不守礼,是很难尽孝的。当父母在世时,赡养他们要守礼尽孝;亲人去世后,要按照礼举办丧事;祭祀祖先也要符合礼。只有在“礼”的规范下,我们的孝才会得体,既不欠缺,也不过分,合乎中道。 君子应该虔敬缅怀父母以至祖先,以不忘所本。按照礼祭祀父母,表达崇敬、缅怀之情,使祖先与子孙生命情感相通,从而确保家族稳定与延续,以彰显祖宗功业懿德,教育子孙行为与操守。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就是谨慎地处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念祭祀祖先。这样做就可以使道德风俗归于淳朴厚道了。因为在丧祭之礼的实践中人们的爱心得到滋养,敬意得到扩充,懂得了爱与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和谐。 第二则: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①;有和气者,必有愉色②;有愉色者,必有婉容③ 。 注释:①和气:谦和的语气。②愉色:和颜悦色。色,神色,脸色。③婉容:和顺的容颜态度。 译文:如果孝子对父母有深深的爱戴,一定会有谦和的语气;有谦和语气的,定会面有愉悦的脸色;有愉悦脸色的,一定会有和顺的容貌。 出处:本则出自《礼记·祭义》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共二十卷四十九篇是对《仪礼》的礼制、礼义解说,其中也记载了不少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是研究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的重要资料。自西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 原文: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孝子如执玉,如奉盈,洞洞属属然,如弗胜,如将失之。严威俨恪,非所以事亲也,成人之道也。 译文:如果孝子对父母有深深的爱戴,一定会有谦和的语气;有谦和语气的,定会面有愉悦的脸色;有愉悦脸色的,一定会有和顺的容貌。孝子在祭祀时,容貌敬慎,就好像拿着贵重的玉,又好像端着满满的一杯水,那分虔诚,那分专注,就好像拿不动, 又好像生怕失手打坏。相反,那种威严肃穆一本正经的样子,不只是孝子可以用来侍奉父母的态度,而只是作为成年人应有的态度。 诠释: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回答得很简单,只说了两个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律师制度与实务课件:律师收费.pptx
- xx集团粮食仓储及加工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正式版)-B 5768.2-202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docx VIP
- 青少年法制教育讲稿-甘肃省副省长罗笑虎为中小学生作毒品预防教育报告全文.docx VIP
- 2025年水平定向钻市场调查报告.docx
- 辅导员大一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班会.pptx VIP
- 天津布兰德新摩尔企业策划咨询有限公司公司简介.ppt VIP
- intouch hmi与archestra集成本机成功安装.pdf VIP
- 中国染料化工项目经营分析报告.docx
- 2025-2026学年浙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