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电视竞赛情境模拟问答题-传染病类(4道).docVIP

【精选】电视竞赛情境模拟问答题-传染病类(4道).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选】电视竞赛情境模拟问答题-传染病类(4道)

电视竞赛阶段-情境模拟问答题(传染病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我国法定传染病共有多少种?分为几类?具体都有哪些?这些法定传染病目前在我省的流行情况如何?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我国法定传染病共有39种。 按照危害程度共分为甲、乙、丙三大类。 甲类传染病共2种,包括鼠疫和霍乱,也就是过去老百姓唱说的1号病和2号病。 乙类传染病共26种,分别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属于参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共11种,分别是手足口病、黑热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简称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其中手足口病属于参照乙类管理的丙类传染病。 目前我省的传染病流行整体情况是: ①甲类传染病中的鼠疫已持续多年无报告病例;霍乱虽已连续多年未在我省发现,但近一段时间我省周边省份有散发病例和小规模暴发情况,因此我省的霍乱发生风险还是较高的。 ②乙类传染病中的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疾病在我省人群中流行还是较为广泛的,但随着国家免疫接种工作的持续开展,这两种疾病正在得到有效的控制。艾滋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布鲁氏菌病等在我省的部分地区均有一定程度的流行。炭疽、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等疾病在疫苗普遍使用和医疗水平持续提高的情况下,目前已多年无病例报告、濒临消灭或报告病例数极低。登革热、疟疾中的恶性疟等疾病主要为国外输入性病例。 ③丙类传染病中的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均是常见的传染病,在我国和我省均有一定的流行。 ④针对目前我省的传染病流行态势,霍乱、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布鲁氏菌病、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狂犬病、疟疾、手足口病等法定传染病是我们防控的重点。此外,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蜱虫病)等非法定重点传染病也将是防控的重点。 二、“蜱虫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它在我省的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如何?如何有效预防“蜱虫病”?一旦被蜱叮咬,应如何处理? 答:“蜱虫病”得名于得此类疾病的病人大部分有被蜱叮咬的暴露史,其正式名称应该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综合征” 是一个医学术语,指在某些可能的疾病出现时,经常会同时出现的临床特征、症状、现象,然而实际的病原、确定诊断的疾病名称或相关生理变化可能无法确知。这就意味着这种疾病的病因或病原体可能不止一种,而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是“发热同时伴随血小板减少”。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自2009年经媒体报道在我省发现以来,目前病例主要分布在信阳的部分县区,信阳周边的个别地市偶有零星病例发现,总体上疫情形势平稳。而湖北、山东、安徽、辽宁、江苏等省也都有一定数量的病例发现。从该病的危害程度来看,其病例主要分布在病例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呈高度散发;虽然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风险较高的人群仅为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一般的城市和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的患病风险极低。而该病的预后普遍良好,只有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等可能预后较差。 要做到有效预防“蜱虫病”,我们普通老百姓要做到以下几点: 1.城市和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尽量减少在目前有该病病例发生地区的野外活动,尤其是在该疾病多发的春季和夏季。 2.如果一定要到野外去,或者本身就是从事野外工作的人员,在野外活动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具体来说就是:(1)尽量穿长袖长裤;(2)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3)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4)针织衣物表面应当尽量光滑,这样蜱不易粘附;(5)不要穿凉鞋;(6)在裸露的皮肤上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DEET,只推荐2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7)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如氯菊酯、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 3.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

文档评论(0)

vshoulrengb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