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研讨会交流材料:新材料作文备考方略.doc

高考语文研讨会交流材料:新材料作文备考方略.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研讨会交流材料:新材料作文备考方略

新材料作文备考方略 ,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国18套试题新材料作文8道,命题作文6道,话题作文2道,半命题作文 2道。从命题形式看,高考作文中“话题作文”一枝独秀的局面被全面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多样化命题形式,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对新颖独特的新材料作文的考查力度有所加大(的全国卷、安徽卷、浙江卷等都不约而同地采用新材料作文,特别是全国卷具有更多的导向作用),这是因为延续多年的话题作文已经暴露出很大的弊端。 其一,话题作文几乎不存在审题的要求,这就导致了考生思维能力的下降;其二,考生的作文可以完全不涉及提供的材料,这就使命题者精心提供的材料失去了意义;其三,在话题作文的条件下,考场作文的文体过于宽泛,导致“四不像”作文泛滥。 近两年出现的材料作文可以说是对应试作文的一次约束。当然,在“减少限制”的大趋势下,材料作文再一次出现在高考试卷中,也不会像以前一样限制太死,它吸纳了话题作文“三自”(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自拟题目)的元素,给予考生更多的写作自主权。所以,这类材料作文被称为“新材料作文”。 本文试着对新材料作文的特点、规律和备考策略,进行了一些思考、尝试和总结,希望能对的高三考生有所帮助。 了解命题形式,重视应对技巧。 新材料作文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材料作文又吸收了话题作文先进理念的有着鲜明特点的作文形式,其特点一是高度的开放性,即允许考生在材料范围内自定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可简称为“四自”;特点二是适当的限制性,即要求考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可简称为 “三不”。因此,在多样化的命题形势下,新材料作文因其传承性和自由度渐成高考作文命题的“新宠”。 高考作文材料灵活多样,有历史,有时事,有寓言,有歌词感悟,可谓异彩纷呈。但不管何种类型的材料,其主题都是明确的,而针对同一种材料,考生却能写出观点不一、各具特色的文章来。这就要求我们多角度去思考,才能做到全面认识问题,避免片面性。而应对新材料作文,考生应根据“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的特点,逐步去破解。 明晰命题导向,关注社会生活。 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有利于中学教学,这就决定 了高考作文命题的导向性,而这种导向性应该在高考作文中更加明晰。因此,教师应在最后阶段的作文备考中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训练。 1、倡导人文关怀。近年来充满了人文关怀的试题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如2007年重庆卷的“酸甜苦辣说高考”,2008年天津卷的“人之常情”,广东卷的“不要轻易说不”,全国卷的有关汶川大地震中的“捐款”、“献血”等义举,无不体现了浓厚的人文精神。这种趋势在高考作文试题中还会体现。 2、倡导优良的人格精神。高考作文一向关注青少年人格精神的培养。,自强不息、坚忍不拔、求实创新、积极进取等优良品质仍会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3、倡导领悟思辨。高考作文命题范围定位在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健康心理素质、追求崇高思想境界的同时也保留了一些理性色彩:2008年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安徽卷的“弯道超越”均带有浓厚的领悟、思辨色彩,在高考作文中还应该得到延续。 总体看来,高考作文命题应该可以归纳为:贴近生活是方向,人文关怀仍主流,作为教师应该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做到心中有数,积极指导学生储备相关素材并进行相关的写作训练。 三、掌握备考方略,谨防陷入误区。 根据近两年的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和趋势,针对新材料作文的形式特点,高考作文备考中,教师必须重视对新材料作文的训练,特别是审题立意和材料运用的训练,其中关键要抓以下三个方面。 (一)、分析材料类型,全面理解题意。 材料的类型划分的标准不同,有文字材料和图画材料之分;有单则材料和多则材料之分;有显性材料和隐形材料之分……其中大部分材料类型都易于把握,属于显性材料,多选择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或发生的某一件事情,审题容易,无须引申。如辽宁卷的“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现象,江西卷的“圆明园兽首拍卖”事件,主旨都非常明确,考生只需就事件本身发表看法即可。隐形材料多指寓言、寓意类材料,往往用假托的故事、自然物的拟人手法等方式来说明某个道理,有所寄托,隐含倾向,审题时必须分析材料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由此及彼,联系现实,如全国卷“小动物学游泳”的寓言故事,表面上看是一则通俗易懂的寓言故事,实则探讨的是教育界的一个热议话题:人的全面发展与培养特长之间的矛盾对立,倡导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拓个性天地,其内涵深刻,发挥空间很大。 分清材料类型后,一定要细心研读材料,全面理解题意,因为这是立意构思的基础,是水之源、木之本。审题时既要有整体观,切忌断章取义;又要抓关键点,明白命题者的意向,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选择最佳角度,深入挖掘主旨。 “角度”就是看问题的出发点,对同一件事情,从不同当事人的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