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论文:实验教学因精彩生成而出彩.doc

初中科学论文:实验教学因精彩生成而出彩.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科学论文:实验教学因精彩生成而出彩

实验教学因精彩生成而出彩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随机生成的过程,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时都有可能遭遇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面对无法回避的意外时,我们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把这意外及时纳入预设的教学当中,并及时调整教学进度,进行积极的价值引导,从而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让科学课堂实验教学因精彩生成而出彩。 关键词:课堂实验;预设和生成;科学教学 一、案例背景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随机生成的过程,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时都有可能遭遇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学生表现出来的许多新的想法、新的问题都是我们无法预料的,而这些无法预料的新想法往往就是课堂的教学契机,乃至整节课的一个精彩亮点。 著名教授叶澜先生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1] 课堂应是鲜活和变化的,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然而,鲜活的课堂必定给我们老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即不可避免地遭遇一次又一次的“意外”。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教学的“预设”固然重要,但若一心跟着预设走,又哪来课堂上孩子们绽放的智慧火花?所以我们不该代替孩子思维,而应该走入孩子的思维空间,就像走进一个色彩斑斓的纯真世界,用一颗真心来和孩子们交流,以心换心,尊重他们的想法,这样才会得到更多意外的精彩。学生是学习的动力和能量方的重要资源,课堂教学应该重视动态生成的可贵资源,依托动态生成的课堂资源,因势利导,运用教育智慧,使课堂充满活力,从而获得事半功倍之效。 二、案例展示 在学习《定滑轮和动滑轮》一课时,教师演示了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重物实验后(如图1),师生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方向,而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作用方向。 师:你能解释为什么使用定滑轮不省力,而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吗? (师生共同分析,原来滑轮其实是一个变形的杠杆,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如图2)。所以使用定滑轮不省力,而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 生:动滑轮一定能省一半力吗? (教师正在精心细致的分析时,冷不丁被学生的一个疑问打断。学生提出疑问,一定有他的道理!) 师:那你认为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对于动滑轮,支点在滑轮的一侧,当拉力处于F1的位置时,其力臂为L1,刚好为滑轮的直径,等于阻力臂的2倍,所以拉力F1为阻力的一半,即省一半的力;而当拉力处于F2或F3等位置时,作出力臂为L2、L3(如图3),很明显,L2、L3均小于L1,所以力F2、F3明显要大于F1 ,也即动滑轮不能省一半力了! 师:分析得相当精彩,也就是说,动滑轮的省力状况,还要视拉力的位置而定。那定滑轮又是如何的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全班同学依照刚才的分析方法,一起探讨定滑轮是否一定不能省力这一问题。) 生:对于定滑轮,支点在滑轮的中心,当拉力无论处于F1、F2、F3等位置时,其力臂分别为L1、L2、L3(如图4),始终为滑轮的半径,且等于阻力的力臂,所以,对于定滑轮,不管拉力处于何位置,均不能省力! 师:分析的有道理。那事实是否真的如此,我们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证明。 于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在课堂上临时做了一个“意外发现”的探究实验,重点探究拉力的作用方向与定、动滑轮的省力状况,以检验自己的分析和猜想。 师:通过实验,你们发现刚才的分析有道理吗? 生:有道理。动滑轮省一半力,必须还得加个前提条件,只有当拉力竖直向上时,才能成立! …… 三、认识与反思 这一节课,我课前精心的设计,周密的思考,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思路却不经意被学生的一个疑问打断,于是没有再按预定的设计上课,并且在学生的启发下,课中又补充了一个探究实验,可这又何尝不是一节非常成功的科学课,何尝不是一节有效的科学课。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疑问,并得到了教师的尊重,有了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们的才能和智慧。作为一名教师,有时候我们留给学生的空间是否太小了一点?要求得是否太死了一些?其实学生都是具有很大的发现潜力的。值得庆幸,在积极倡导探究式学习的今天,给了学生以很多自主探索发现的时间、空间和机会,这将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极大的释放和激发。我们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合作者,在有些时候,学生又何尝不是我们的老师,他们的学习需求也打开了我们教学的思路。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切教学都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当教学生成与预设出现矛盾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表达和表现的机会;然而,预设再充分,绝不可能考虑到教学生成的全部内容,这就要教师注重设计一些有弹性的教学预设,并随时捕捉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创新资源。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