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过年啦》课件.ppt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过年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过年啦》课件

一、过年的来历是什么? 二、过年的习俗有哪些? 三、春联的来历是什么?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延续至今。 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ǎng)在公元964 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四、“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 春节,人们都愿意在自家的门窗外倒贴个“福”字,以图喜庆、吉利。 此习俗传说起源于清代恭亲王府。那年正值春节前夕,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按例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命人贴于王府大门、库房门上。不料一家仆因目不识丁,竟将大门上的“福” 字贴倒了。为此,恭亲王十分恼火,正欲发作,能言善辩的大官家怕福晋怪罪下来,自身受牵连,便跪倒陈述说:“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庆兆也。”福晋一听,觉得也合情理,自言自语说:“怪不得今天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府福到(倒)了。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没想到这胸无点墨的奴才,还有如此招式呢!” 于是,赏管家和家丁各五十两银子。后来,倒贴“福”字之俗由达官府第传入寻常百姓人家,人们都愿过往行人或儿童们念叨几句:“福倒了!福到了!”以图吉利。 老北京人有一个说法,正月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老北京人早早上床休息,把灯熄了,还要把鞋藏好了,以防老鼠给叼走了。有的人家在炕洞、顶棚等地放一些米。如果这一天,住平房的小孩听到顶棚上有老鼠跑来跑去,老人就会说是老鼠娶亲了。 北京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 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给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说坏话。我在澳门花街的一澳门人家的灶头见过一张圣诞老人像,奇怪的是,圣诞老人像边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联儿。 澳门 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高山族,他们在过春节时则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高山族 1.积零为整办大事:比如到远方去旅游,拥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等。可以用压岁钱建立自己的 “理想基金”。 2.到书店去买知识:可以买喜欢的书。 3.给家庭出份力:比如家里买电脑,可以拿出一部分压岁钱;如有亲友生病,可以用自己存下的压岁钱给亲友买束鲜花、买些食品送去;如家人生日,可以用压岁钱买件小礼物表达心意。 4、“开账户”慢慢花:把钱交给父母管理,并且让他们帮自己开个账户,可以“整存零取”,把压岁钱变成零用钱,每月支取。 1、帮父母制定过年计划; 2、制作贺卡送给长辈拜年; 3、通过电话祝福远方的亲人; 4、寒假期间还可以看望、慰问军烈家属、孤寡老人、孤儿们; 5、进行反对迷信、反对赌博、反对浪费的宣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