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课《戊戌变法》课件2.ppt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课《戊戌变法》课件2.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课《戊戌变法》课件2

名称: 地点: 创办人: 机关报: 课堂回顾 一二三四 * 公示 根据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有关要求,我校制定了《滕州一中2013年向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优秀学生的实施方案》。学校严格依据程序,聘请有关专家对申报同学进行了资格审查和面试,市纪委、市监察局的有关同志、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作了全程督查。综合学业成绩、面试成绩,确定候选人为:党向新同学。现予以公示。 ——滕州一中 滕州尚贤中学 张建俊 学习目标 1.了解戊戌变法发展的基本线索; 2.掌握光绪帝在“戊戌变法”中 所采取的措施; 3.理解国家治乱兴衰的基本规律 自主学习 1.完成《历史助学》中“预习笔记”部分 2.在课文中标出重点、圈出疑问 3.尝试解决本课中的“动脑筋” 第 一 篇 章 《 步 步 惊 心 》 “惊心” 之一: 鸦片战争 割地赔款 “惊心” 之二: 万园之园 一片灰烬 “惊心” 之三: 北洋水师 全军覆没 清国海陆两军,连战连败……其战败之因,盖其墨守常规……不知通变所致也。 —日本海军司令 伊东祐亨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第 二 篇 章 《 变 法 维 新 》 公车:汉朝时,政府用车马接送被征举的读书人。后世便用“公车”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 拉开序幕: 公车上书 《马关条约》的签订 1895年 反对与日议和 请求变法图强 揭开维新运动序幕 时间: 内容: 影响: 直接原因 拉开序幕:公车上书 发起人 康有为、梁启超 维 新 三 杰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谭嗣同(1865-1898)号复生,出生官宦人家,却厌恶科举功名,读了万卷之书,走遍神州大地,立志改变中国现状。 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少年立大志,曾经在香港逗留的经历,使他深受触动,从此萌发在中国实现变革实现资本主义的理想。 梁启超(1873-1929),少年聪慧,13岁考中秀才,17岁中举。在万木草堂结识了康有为之后,即拜康有为为师,跟随师父为维新变法奔走。 精心准备 精心准备之一: “本刊是为推广与各国有关的历史、地理、政治、科学、工业等一般进步知识的期刊” 创办报刊 精心准备之二: 强学会 康有为、梁启超 北京 《中外纪闻》 组织团体 大展宏图:百日维新 康有为舌战群儒 光绪帝召见康有为 军事 文化 经济 政治 戊戌变法 类 别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训练新式军队等 洋务运动 空白 “保守” 只办学堂 不开言论 类似 性质 封建的自救运动 资产阶级的改良 曲终人散: 戊戌政变 慈禧太后 光绪帝 康广仁 林旭 刘光第 谭嗣同 杨锐 杨深秀 戊戌六君子 “我以我血荐轩辕” 狱中题壁: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绝命诗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我评谭嗣同 谭嗣同死得值吗? 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合作探究 1、封建顽固派的强烈反对,且势力强大 2、光绪帝没有实权 3、没有发动群众 ……. 第 三 篇 章 《 自强不息 》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一份报纸: 两个时间: 三位领袖: 四项内容: 《万国公报》 1895年 1898年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