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管理-基业常青.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投资,理财,经济,管理

基业常青 作者:[美]詹姆斯·柯林斯 杰里·波勒斯 目录 序 长空有雄鹰 1 翘楚中的翘楚 2 造钟,不是报时 3 利润之上的追求 4 保存核心,刺激进步 5 胆大包天的目标 6 教派般的文化 7 择强汰弱的进化 8 自家成长的经理人 9 永远不够好 后记:基业长青问答 附录1 附录2   ***********************************   本书一出版就登上了美国经管类畅销书榜,并且迅速成为国际畅销书,引起了全球企 业家、经理人、投资者、新闻记者和商学院师生的广泛兴趣。《今日美国》称其为继 《追求卓越》之后最引人瞩目的企业研究力作。比起《追求卓越》来,《基业长青》这 本书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后者的行文更流畅,特别是研究方法更科学--如果说《追求卓越 》努力寻找的是杰出公司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的话,《基业长青》发现的则是高瞻远瞩公司 不同于别的优秀公司的特征。它打破了旧有的神话,探讨的是更为长久、更为重要、更 为真实、更为影响深远的问题,为希冀建立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伟大公司和其地伟大组织 的有识之上提供了实际指导。 序   我们相信:世界上每一位CEO、经理人和企业家都应该阅读这本书,每一位公司董 事、顾问、投资人、新闻记者、商学院学生,每一个对世界最成功企业的出众特质有兴趣 的人,也都应该阅读这个书。我们如此斗胆声明,并非因为我们写了这本书,而是因为书 中提到的公司确有很多可供借鉴之处,  我们做了长期研究,写出这本书,就我们所 知,没有人这样做过。我们选出一组真正杰出、历经岁月考验的公司一这些公司平均创立 日期是 1897年,从它们创业之初开始研究,历经所有的发展阶段,一直到今天为 止。同时,我们也把它们和一组历史相当、但是未能获得同等地位的优秀公司做比较研 究。我们研究它们处于草创时期的状况,研究它们处于中型企业、大型公司时的情形,研 究它们如何应对世界发生的急剧变化(两次世界大战、大萧条、革命性的科技、文化动荡 等等)而基业长青。整个研究、写作期间,我们不断地问:是什么使这些真正独特的公 司有别于其他企业?  我们希望超越今天无数的管理术语和时髦名饲,决心发现历百 年而不变、系杰出公司于不坠的管理原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今天很多新颖或 创新的管理方法其实一点都不新。很多今天流行的术语,诸如员工持股、授权、持续改 善、全面质量管理(TQM)、共同愿景、共同价值观等等,都是经过重新包装和更新的 旧做法,有些做法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最初10年。   但是,我们发现的东西使我们惊异,有时候甚至使我们震撼。广受支持的迷思纷纷破 碎。传统的架构个个崩垮,研究做到一半,我们发现自己茫然若失,因为证据打破了我们 很多的成见和知识。我们必须先解脱,才能再学习;我们必须破旧立新,建立新的架 构,有时候还得从头做起。整个研究历时6年时间,但是,每一分钟都值得。   回顾我们的发现.有一点特别重要: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担任建立杰出企业组织的主 角。各个阶层数量极为庞大的经理人,都可以学习和应用这些公司的教训。至少在我们的 眼中,企业必须仰仗具有特异、神秘特质的才智之上领导,而且这种特质是别人学习不 来的,这种令人望而却步的说法,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们希望你能从本书里得到很多东西:我们希望这几百个特定的事例,能够激励你在 自己的组织里立即采取行动;我们希望这些观念和架构深植在你心底,协助指引你思考; 我们希望你得到可以传给别人的智慧之珠。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你获得信心和灵感, 了解这一切经验并非只有别人合用,你也可以学习这些经验,建立一家高瞻远瞩、基业 长青的公司。   J·柯林斯   J·波勒斯   1994年3月于加州斯坦福   长空有雄鹰   俞利军   马克·吐温曾经这样抱怨:我往往是在机会离去时,才明白这是机会。事实上,这 也是许多公司的命运,正如有人所观察到的那样,公司不外乎三类:其一为身体力行者, 其二为作壁上观者,其三为莫名其妙者。在信息不完全和瞬息万变的现代市场中,第一类 公司大体能做到把握机遇、以变求生,而第二、第三类公司往往不是苟延残端、度日如 年,就是难以摆脱灰飞烟灭的厄运。   强生、马利奥特、美国运通等一批杰出的公司之所以杰出,很大程度上在于它们比别 的公司更善于利用机会。审视高瞻远瞩公司的历史时,我们发现它们之所以能够作出最 好的行动,不是起因于详细的战略规划,而是依靠实验、反复尝试、机会主义,或者准确 地说,是靠机运而得。   这个结论听上去显然与正统的管理类书籍的口吻大相径庭,而且颇有些

文档评论(0)

10931015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3113434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