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玉奎:金戈铁马入笔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晁玉奎:金戈铁马入笔来   初见晁玉奎,他正在上海图书馆办个人书法展――不是文化馆,不是美术馆,正是图书馆。但“懂的人懂的”,在“上图”办展,那是要有底气的。我于午间到达,晁先生正好不在,便信步展厅到处看看――虽然自己于书法是个外行,但“外行看热闹”也是有感受的。中午时分展厅空旷,但一眼望去只觉得那些大大小小、疏密有致的汉字充盈了整个空间,竟使之半点也不显萧索,尤其是几幅大字,四字一幅便占了一面展墙,却也“撑得住”这一整面墙,真是气势万千。而晁玉奎本人也“人如其字”,当他大步流星从门外走过来,特别用力地与我握手时,我立刻想起他“军旅书法家”的特殊背景来,果然是经历过金戈铁马的人,就算是如今舞文弄墨,也自带一派阔达雄健呢。   说起来,军旅生涯不止是晁玉奎的人生底色,也是他书法之路的开端。“我小时候虽然也学过书法,文革期间也用毛笔抄写大字报,但这些后来就丢掉了。直到1987年,我们部队驻在徐州,这里既是古战场,也是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集萃地,现在仍然是全国的书法名城,涌现出了张伯英、尉天池等一大批有名的书法家。我于此耳濡目染,每次走在大街上,看到好的匾额、门店招牌,总要驻足观看,手摹心追。”这颗起源于“古战场”的书法心,让年轻的军人晁玉奎忍不住买来笔墨,自己临摹练习,因为部队里平时的训练纪律严明,无法想练就练,晁玉奎就利用每周休息的自由时间闭门写字――都是正当青春、远离家人的年轻人,其他战友们都利用这少有的自由组织同乡聚会,结伴逛街购物,晁玉奎却是耐得住寂寞的,也渐渐“写得像了点样”。虽然在自己的书法之路上,年轻时候的这段热血经历甚至算不得“入门”,最多算“热身”,但晁玉奎说,这段经历却对自己影响深远,“因为它让我意识到,求索之路上,一切的‘忙’和‘不得已’都不是借口,只要善于利用业余时间,一样可以成才。”这让晁玉奎在之后的军旅生涯中,以及转业后的政府工作中,事业再忙也没有给自己找借口,工作再累也没有放弃过书法,每天总是想方设法要么晚睡要么早起,挤出“业余时间”练习,这样才能取得今日的成就。   当然,当年的辛勤也没有白费。因为晁玉奎的字常常出现在食堂门口的黑板报上,一手好字引起战友们围观,于是他对书法的痴迷也渐渐在军中传开了。上级知晓后,在一次人员调动中特意挑选了他去集团军当了党委秘书――随从军长郭锡章,而这位郭军长正是个不折不扣的书法爱好者。因为军长爱好书法,便常常让秘书晁玉奎去给他买字帖,还积极组织机关学习,请徐州的书法家来部队授课。这一切对于晁玉奎来说正是如鱼得水。“因为军长参加这类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我于是也常常?S他去听书法课,就在这一次次的名家授课中,我对书法的本质有了深层次的认识,知道了用笔技法和章法要求。”晁玉奎回忆说,自己第一次对“书法是门艺术”醍醐灌顶正是源于一位受军长之邀来部队授课的书法家,在此之前和很多人一样,他觉得书法就是把字写得漂亮的能力。“我一直记得那位老师的开蒙第一句,他说,书法是什么?书法,是以汉字为对象的线条艺术。”从这时候起,晁玉奎开始真正与书法结缘,把它当作一门艺术来欣赏和追求。   1990年4月下旬,对晁玉奎书法之路影响深远的军长郭锡章被中央军委任为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组织上委派晁玉奎同去,作为副司令员的专职秘书。彼时晁玉奎已经成家立业,在徐州已经扎根,但一想到南京是六朝古都,书法底蕴更加深厚,书法名家更多,晁玉奎还是选择了同行。而这一次的选择已然没有辜负他的书法梦,当时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是武中奇,作为省会的南京市到处都是他题写的匾额,这让爱书法的晁玉奎简直流连忘返,常常驻足不前。“有一天我们路过新街口,看到武中奇题写的‘南京市新街口百货商场’,我说武中奇的字写得就是好,刚劲雄强,推土机都推不倒。首长郭锡章说,他是一个军旅书法家,在部队当过团长,最近有空我们不妨去拜访他一下。”这是个多么好的学习机会啊,晁玉奎立刻记下这件事,随后就与武老先生家联系,然而不巧的是当时他去山东了,这件事就拖了下来。到了那一年的年底,春节放假,郭副司令到底也是书法迷,心里依然记挂着这件事,又说:“我们去给武老拜个年,看他哪天方便。”晁玉奎赶忙再次联系了武老,约在初一上午登门拜访。这一次的见面让晁玉奎很有收获,“初一早饭后我们来到武老家,他满面春风,沏茶让座,在客厅里接待我们,谈论的话题都是书法”。随行的晁玉奎也借机问了个挺实际问题――对于初学书法的人来说,到底是临碑好还是临帖好?武老丝毫没有因为这个问题太“初级”而略过,他说,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文化艺术,对初学者来说,临碑临帖都可以,但要侧重一个方面,因为碑和帖在用笔技巧上是完全不同的,只有具备一定的功底,才可向碑帖兼融的目标迈进。一个多小时,武老谈兴很浓,晁玉奎也听得津津有味,受益匪浅。   除了名师的教益,晁玉奎说,其实自己的书法之路上还有一个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