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热打铁 盂县最后的铁匠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趁热打铁 盂县最后的铁匠铺   “打铁还需本身硬”、“出手打铁要趁热”,随着岁月流逝,铁匠这个行当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生活中这些与打铁有关的谚语却说明:这个行当曾经与人们有着多么密切的关系。当我路经盂县境内的$217省道边的苌池村时,一个醒目的“铁匠铺”牌子吸引了我,循着叮叮当当的铁锤敲击声推门进入,里边熊熊的炉火正旺,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正抡着锤子,对一块烧得通红的铁块有节奏地进行捶打,原始古朴的画面瞬间吸引了我的全部视线。   技艺:打铁出手要趁热   大叔叫尹俊杰,今年62岁,他的铁匠铺不到十平方米,炉灶、风箱、铁砧、铁锤、火钳、煤炭以及一些尚未成型或已经锻打成型的铁器,便是这里的全部家当。平时铁匠铺只有尹师傅一人在经营,周末老师的儿子尹永伟休息在家,也来帮父亲忙活,铁匠铺也显得红活了许多。听说我对他和他的铁匠铺有兴趣,老人显得格外开心,“既然你想看看我打铁,我就要亮亮铁匠的全部绝活。”   炉火熊熊,通红的火光映亮了尹师傅古铜色的脸膛,小尹以悠扬的节奏拉着风箱,伴着呼啦呼啦的响声,炉中的火苗如同一群精灵一般左右摇摆,翩翩起舞。炉火越烧越旺,炉火中的铁块由暗红变成通红,由通红变成刺目的炽白。在一旁眯缝着双眼观察火侯的尹师傅忽地起身,将含在嘴里的烟飞速灭掉,圆睁了双目,从喉咙深处低吼出一声:“好了!”语音未落,已抄起火钳与小锤,动作娴熟地夹出铁块,置于独角兽形的砧子上,用小锤在冒着热气的铁块上一击,早已蓄势待发的小尹立即抡圆手中大锤,和着铿锵有力的节奏,精准无误地砸在父亲指点的地方,瞬时喷射出一束束缤纷的火花。他们之间并无言语,但配合相当默契,尹师傅不停地将铁块翻覆指打,小尹落锤的速度越来越快,大锤小锤你来我往,锤起锤落。叮、当、叮、当,清脆的声音就像一首美妙的打击乐,回荡在了太行山里广阔无边的天空。   父子两人时快时慢,时轻时重,经过几次捶打,一块顽铁,已经变成镢头的模样,尹师傅拿起一把带有梅花形钢印的小锤錾上自己的标记,一朵秀气的梅花,这时镢头的颜色也从先前的红中透白,转为绯红,转为暗红,再转为铁青,他飞快地夹起打好的镢头投进水盆,只听“哧”的一声,半空中腾起一团白色雾气,一件农具就诞生了。   尹师傅满脸幸福地坐在凳上,又拿起了刚才熄灭的半截烟头,用铁钳从火中夹出一块烧红的炭块将烟点上,美美地吸了一口,看着刚刚完工的镢头,眼里满是欣赏,仿佛比儿子还要亲。一件铁器的产生并不容易,要经过捡料、烧料、锻打、定型、抛钢、淬火等工序,才能变幻成各种农具和生活用品。此时,空气里弥漫着烧红的铁锈味,还有袅袅飘着的烟雾,和着父子俩的说笑声,构成了铁铺里纯朴而充满生机的特有气氛。   学艺:打铁还得自身硬   “铁匠这碗饭可不好吃啊”,这话一点不假,没有力量不能打铁,没有胆量不敢打铁,没有吃苦精神不愿打铁。尹师傅忆起自己的打铁人生,不住地感叹:他的铁匠手艺来自祖传,从太爷爷开始他家就开始从事这个行业,至今已传承四代,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记得还是七八岁的时候,一放学回家,看到正在忙碌着打铁的父亲和哥哥,他就会去拉风箱,在家庭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就熟悉了这门手艺。   起初尹师傅并不想当铁匠,“念了回书,没有夺过第二。”他上学时成绩一直很好,直到1974年高中毕业回村,当时在村里也算是不简单的人物,当过小队长、文书、保管员、会计,是村里的重点培养对象。改革开放后,村里实行包产到户,尹师傅不得已才跟随父亲正式从事铁匠营生,没想到拿起铁锤就再也放不下了,一打就是四十年。   “打铁这种原始的锻造工艺,虽然简单,但并不易学。”老牌的高中生尹师傅,算是铁匠里的高学历,所以介绍起他的“打铁经”来,又条理来又生动,“打长不打尖,打宽不打边”,“只能九十九,不能一百一”。尹师傅是个有心人,多年从事的打铁营生,他感受很深,这些他自编的铁匠经,生动而又形象地说出了打铁的技巧。   “一个学徒要成为一个熟练的铁匠师傅,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磨练,即使这样,还不一定能完全掌握打铁每个环节的精髓。这不仅需要吃苦精神,还需要极高的悟性。”铁块上火后加热好的标志是什么?想要锤打成什么样的器具?上了铁砧后怎么打用多大的力?这些都必须心里有数,烧红的铁块是不允许你去量尺寸、称重量的,而且手工打铁也没有模具,“考的就是铁匠的眼功和手劲!”   刚开始学习时,他站在旁边仔细地观察父亲打铁时的每一个动作。打铁过程中父亲是不讲话的,只是通过不同的手势传递要令,因此,尹师傅只能自己琢磨领会每一个细节,牢记整个打铁过程。还是文化高起了作用了,“高中可不是白上的,学过立体几何,还学过物理化学,一下就和打铁结合起来了。”   “打铁这活儿可不是光出力气,什么也得懂。”一个乡村铁匠不仅要熟悉打铁的全部工序,还要懂得农时和二十四个节气。尹师傅说起农经来也头头是道,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