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影镜头下的羌族“非遗”文化保护与构建
〔摘 要〕羌族文化在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与汶川地震后,由于城镇的搬迁、异地安置等因素的影响,羌族人口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造成羌族民族区域文化迅速流失。电影已经成为了当代行之有效的文化传播和文化渗透的工具,电影镜头下的文化传播需要运用具有明显区域或民族特色的文化设定来抓住观众的奇观心理,从而达到预期的票房,因此为羌族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电影镜头 羌族非遗文化 保护与构建 《羌笛颂》 《莫朵格依》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相较于羌族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更为脆弱,也更容易消失。电影以其质高、量大、节奏快的高效文化传播优势,已经成为了当代行之有效的文化传播和文化渗透的工具。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视听艺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电影镜头下的文化传播需要运用具有明显区域或民族特色的文化设定来抓住观众的奇观心理,从而达到预期的票房。这恰恰是羌族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一、羌族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现状
羌族非遗文化内容丰富,其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大多数项目,如民间习俗、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和传统手工艺等。由于羌族文字缺失和释比文化的逐渐消亡,口传心授和实物记录传承的方式及汶川地震的影响,给羌族非遗的传承保护带来巨大困难。从汶川灾后重建以来,如何传承和保护羌族文化一直是大家研究和探讨的重点。根据分析,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境的根本原因:
1、口头传统造成的历史认知度限制。从民俗学上来说,口头传统是人类表达文化的“根”,是一种依靠口耳相传民族世代史诗、歌谣、说唱文学、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口头文类以及与之相关的表达文化和口头艺术,它不仅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如今羌族文化传承绝大部分依靠一对一传承的释比文化典籍《羌族?比经典》和高半山羌族人民在日常劳作中演唱的从释比经典中编排的羌族民间剧目和婚丧嫁娶中的花灯戏。据调查《羌族释比经典》搜集到了释比口头经典362部,分史诗、创世纪、解秽、婚姻、丧葬、哲学伦理等22个门类,内容涵盖了羌族的精神信仰、历史变迁、文化心理、风俗习惯、民族个性以及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但由于羌族文字的缺失和现代文化的冲击,羌族的非遗文化其实主要是掌握在释比和老一辈的高半山羌族居民手中,普通的羌族人对本民族的文化熟知度较低。因此对于这部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留与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和挑战。
2、语言的跨文化传播限制。目前全国羌族人口在三十万左右,但使用羌语的人数只有十来万。与此同时,为了本族人的安全,羌族多居住在高半山和高山峡谷之上,寨与寨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较少,并且在闭塞的生存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生存文化,因此在羌语中出现了多种方言和土语,形成了“隔山不同音,隔沟不同调”的口头传统差异性特征。
据相关数据调查,熟练使用羌语的绝对人数正在减少,并且由于缺少一种可以充当“官方”语言的公共通语,加之羌族居住环境的偏远和对本寨居民的保护,不同地区的羌族人的本民族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是封闭的。因此,羌语和羌族文化的传播范围受到了极大的地域限制。但与此同时,由于羌族语言的神秘、建筑的奇特、服饰的精美和丰富的民俗文化的区域独特性,又恰恰符合现代人的猎奇心理。
二、非遗文化电影的主要构成形式与现状
非遗文化题材的电影作为小众消费的电影,其高昂的投资经费多是来源于地方政府或文化宣传部门,其投资的目的多是为了迎合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因此,类似于记录片的叙事电影的拍摄方式居多。目前院线上映和网络播放的非遗题材影片,多强调对非遗文化的宣传和对观者的教育引导功能。影片往往为了达到真实反映非遗文化现状的目的,显得严肃凝重,使观者感觉到对即将逝去的文化的惋惜与忧虑,但又无能为力。当然,在有限的几部羌族非遗题材电影中也有使用传统叙述电影构建方式拍摄的电影,如《尔玛的婚礼》。电影以不同文化成长背景下的两个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为切入点展开叙述,期间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是故事的矛盾冲突点,还穿插了对羌族婚嫁习俗、服饰、建筑等羌族文化的展示,但并没有在有限的情节中突出羌族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而是让观众沉浸在了对尔玛何去何从的爱情悲剧中。
三、羌族非遗题材电影的构建分析
1、从国家意志、民族解放到族群个体展现。拍摄于1960年的《羌笛颂》在当时的政治主旋律下,将故事放在了民族解放和民族大团结的叙事背景下。描写了生活在被压迫、被剥削环境下的羌族人民,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获得新生从此过上美好新生活的故事。整个事件采用了传统的古典主义叙事方式,以短镜头衔接的蒙太奇手法和以时间为线索的拍摄方式,塑造了董永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pdf
- T∕CIECCPA 026-2023 钢铁生产企业碳排放管理平台技术规范.pdf
- 2025年氢能电池在叉车替代方案的经济性分析报告.docx
- 2.2《我愿意是急流》课件(共39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pptx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一年级上册粤教版(2016)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神奇的DLP3D打印技术在口腔齿科的应用.docx VIP
- 输尿管结石教学查房.pptx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俄罗斯文化艺术赏析(北京联合大学 )》单元测试考核答案.pdf VIP
- 2025年8月份党支部支委会会议记录.docx VIP
- 金蝶食品饮料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