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农药微胶囊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第 37卷 第 6期 化 工 技 术 与 开 发 Vo1.37 No.6 2008年 6月 Technology DevelopmentofChemicalIndustry Jun.2008 农药微胶囊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陈 浩,钟 宏,黄 河,黄 恒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摘 要:介绍了微胶囊农药的发展状况、制备方法,综合叙述了微胶囊农药的释放机制以及药效特点,并展望 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微胶囊;农药;制备方法 ;药效特点;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 :TQ450.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905(2008)06—0019—03 微胶囊技术的研究起源于 2O世纪 3O年代。 分为 3类,即化学法、物理法和物理化学法。化学法 1954年美 国NCR(NationalCashRegister)公司的 一 般包括界面聚合法、锐孔一凝固浴法、乳液聚合 B.K.Green成功地运用相分离技术制备明胶微胶 法、原位聚合法等;物理法有喷雾法、空气悬浮法、锅 囊,并将该技术应用于无碳复写纸的生产 【1J。到2O 包法、包结络合法等;物理化学法有复凝聚法、油相 世纪70年代后微胶囊工艺 日臻成熟,应用范围也逐 分离法、单凝聚法、干燥浴法 (复相乳化法)、熔化分 渐扩大,微胶囊技术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粒径在纳米 散冷凝法等。其中,界面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和复合 范围的微胶囊也被开发出来了。目前微胶囊技术作 凝聚法是 目前农药微胶囊制备的主要方法。 为一种新兴的工艺手段,已经在医学、药物、农药、食 1.1 界面聚合法 品、肥料、纺织、化妆品及新材料等诸多领域取得了 界面聚合法[5]的优点是:反应单体存在于不同 很多发展和应用。 的相中,反应在相界面发生,使用这种方法制备微胶 在农药方面,农药新剂型的开发一直是国内外 囊,工艺简单、方便,反应速度快,常温下就可以反 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外的一些公司已开始大量生产 应 ,所以在工业生产上常采用该方法制备微胶囊。 农药微胶囊剂,如陶氏益农公司的毒死蜱微胶囊剂、 以水包油型为例,根据囊心的溶解性选择水相 佩恩沃特公司的甲基对硫磷微胶囊剂、住友公司的 和油相的相对 比例。将较少的一种溶剂作为分散 杀螟硫磷微胶囊剂等已广泛投入市场 2【J。从 1978 剂,数量较多的作为连续相。将水溶性囊心溶于分 年起我国开始对微胶囊农药进行研制 ,对硫磷、辛硫 散相,囊皮单体溶于连续相。为保持分散体系的均 磷等微胶囊农药品种已投人生产,并对 甲拌磷、嘧啶 匀稳定,通常加入乳化剂 (如甲基纤维素,吐温80) 氧磷、马拉硫磷与拟除虫菊酯的混合微胶囊进行了 并加以机械搅拌。2种聚合物反应单体分别从两相 研制开发工作。环境意识、资源保护、使用成本以及 内向乳化液滴界面移动,并迅速在相界面上反应生 人类 自身安全都促使人们研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 成聚合物将囊心包裹起来形成微胶囊。 农药新品种和技术 。而开发农药新剂型 3【]的研制 1.2 乳液聚合法 费用远低于开发农药新品种,农药微胶囊技术 已成 首先将壁材溶解于非水溶性溶剂中,将芯材水 为农药新剂型的一个发展趋势。 溶液或水分散液分散于壁材溶液中,制成 W /O(水 包油)乳液。单独制备一种含有保护胶体稳定剂的 1 微胶囊的制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