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细胞生物学专业优秀论文 华南地区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的分子基础:遗传异质性和表型多样性
细胞生物学专业优秀论文 华南地区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的分子基础:遗传异质性和表型多样性
关键词:β地中海贫血 遗传表型 遗传异质性 修饰因子 β珠蛋白基因型
摘要:背景与目的: 本研究立足于地贫的高发区收集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样本,系统分析来自华南地区的117例中间型β地贫患者的分子基础,研究靶点包括β珠蛋白基因型,α珠蛋白基因型和其他影响α/β珠蛋白基因比例的一些遗传修饰因素。本研究拟通过对中间型β地贫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液学资料和分子基础进行综合分析,阐明华南地区的中间型β地贫的分子基础,为临床实践提供必要的支持。 病例样本与方法: 1.病例样本及表型分析: 纳入本研究的样本来自地中海贫血高发区(主要是广西省和广东省)的109个家系,共117例中间型β地贫患者(纳入标准:Hb含量在60~105 g/L;MCVamp;lt;80 fL; MCHamp;lt;27 pg;在幼儿期间可以不依赖输血而能够存活;发病年龄在2岁以后)。统计样本的输血情况,首次发病时的年龄,肝脾是否肿大,有无进行脾切除手术,有无地贫面容等。采集117例样本的EDTA抗凝外周静脉血。 2.实验方法: (1)对117例样本进行如下分析:①进行血常规和血红蛋白含量分析,提取所有样本的DNA,-20℃低温保存备用。②对α、β珠蛋白基因的突变进行分析:利用反向点杂交技术(reverse dot blot,RDB)对中国人群中常见的α、β珠蛋白基因点突变或小的缺失或插入突变进行分析;利用Gap-PCR技术分析中国常见的珠蛋白基因缺失突变(3种常见的α珠蛋白基因缺失突变,包括-α3.7、-α4.2和——SEA。2种β珠蛋白基因簇缺失,包括东南亚型遗传性持续性胎儿血红蛋白综合征(SEA-HPHF)缺失和中国型Gγ+(Aγδβ)0缺失);利用PCR技术对αααanti3.7和αααanti4.2这两种α珠蛋白基因的三联体进行分析。③利用基于PCR基础上的Xmn1酶切技术,分析Gγ珠蛋白基因的-158位的Xmn1酶切位点。经过上述分析,117例样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因型可以解释表型的样本;一类是基因型尚不能解释表型的样本(β0/β0,β+/βN或β0/βN) (2)对基因型为β0/β0,β+/βN或β0/βN的样本进一步分析。针对前者,PCR扩增α2和α1珠蛋白基因全长,对PCR产物直接测序。采用基于PCR基础上的直接测序技术进一步对多个可使HbF水平升高的遗传修饰因素进行分析,这些因素包括:3amp;#39;HS1,5amp;#39;HS2核心区,Gγ和Aγ珠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区,β珠蛋白基因-540区的(AT)x(T)y序列,BCL11A基因中rSNP位点信息。针对后者,对以下多个位点进行了分析:β珠蛋白基因全长,5’HS2和5amp;#39;HS3的核心区,AHSP基因全长,以及GATA-1和HRI的cDNA序列。对部分样本5’HS2核心区的PCR产物通过克隆测序进一步验证。 (3)对本课题中可能发现的新突变进行分析:①评价新突变对β珠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②利用基于PCR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技术对β珠蛋白基因簇进行单倍型分析。 (4)利用半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分析新突变和BCL11A基因的SNP位点r对照样本中的情况。 (5)统计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主要是利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方法分析突变对β珠蛋白基因mRNA水平的影响。 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我们共收集到117例中间型β地贫样本。年龄介于2岁和60岁,发病年龄则处于1.5岁和27岁。75例有地贫面容,29例尚未出现地贫面容。62例没有输过血,15例输血1次,31例需要偶尔输血。69例患者存在肝脾肿大,其中实行脾切除手术的患者有23例,36例尚未出现肝脾肿大。可见,这些中间型β地贫患者的表型差别很大,即具有很大的表型异质性。 本课题在117例中间型β地贫患者中共检测到18种β珠蛋白基因突变,这些突变的出现频率明显不同,它们的出现频率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下:一28(A→G),CD41-42(-CTTT),CD17(A→T),βE(CD26 G→A),IVS-2-654(C→T),IVS-2-5(G→C),CD71-72(+A),SEA-HPFH,IVS-1-1(G→T)和-29(A→G),中国型Gγ+(Aγδβ)0,CD43(G→T),-73(A→T)、CD15-16(+G)、CD27-28(+C)、CD53(-T)、Cap+39(C→T)和Term CD+32(A→C)等6种突变各1例,最后两种突变是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