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答案讲解.ppt

2018届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答案讲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届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答案讲解

建宁三年,辟司徒桥玄府。召拜郎中,校书东观。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乃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熹平四年,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 1 21.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5处)。(5分) 礼经 乐经 春秋(写成《礼》《乐》也正确,每空1分) ①距圣人著述的时间久远,文字错误多发。②被俗儒牵强附会,贻误学子。(每点1分) 22.“六经”包括《诗经》、《书经》(即《尚书》)、 ▲ 、《易经》、 ▲ 、 ▲ 六部经典著作的儒家经典。 (3分) 23.根据材料,概括蔡邕上书请求勘定《六经》的理由。(2分) 【参考答案】 AC A宝玉没有“遭遇科举考试失败的打击”, C“鲁四老爷家的对联”是《祝福》中的细节。 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25.(1)阅读《红楼梦》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那两个婆子见没人了,一行走,一行谈论。这一个笑道:“怪道有人说他家宝玉是外像好里头糊涂,中看不中吃的,果然有些呆气。他自己烫了手,倒问人疼不疼,这可不是个呆子?”那一个又笑道:“我前一回来,听见他家里许多人抱怨,千真万真的有些呆气,大雨淋的水鸡似的,他反告诉别人‘下雨了,快避雨去罢。’你说可笑不可笑?……” 请简述两个婆子所说的反映宝玉呆气的事。(6分) 【参考答案】 (1)一是指宝玉被汤烫了手倒不觉的,却只管问玉钏儿:“烫了那里了?疼不疼?”玉钏儿道:“你自己烫了,只管问我。”宝玉听说,方觉自己烫了。(3分,3个点:“宝玉被汤烫了手”“自己倒不觉”“却关心玉钏儿”) (2)第二件事指的是龄官正在地上划蔷字,忽下大雨。宝玉提醒道:“不用写了。你看下大雨,身上都湿了。”那女孩子只当是个丫头,因笑道:“多谢姐姐提醒了我。难道姐姐在外头有什么遮雨的?”一句提醒了宝玉,才觉得浑身冰凉。低头一看,自己身上也都湿了。说声“不好”,只得一气跑回怡红院去了,心里却还记挂着那女孩子没处避雨(3分,3个点:“龄官划蔷”“宝玉提醒其避雨”“自己浑身淋湿心里还记挂那女孩”) 。 【参考答案】 阿Q说出那半句话,是想在临死前显示一下自己的英雄气概;(2分) 周围那些看客大声叫好,是他们觉得这个死囚有趣,因看到了热闹而心里十分满足。(2分) (2)鲁迅在《阿Q正传》中,写阿Q被绑赴刑场时,他“无师自通”地说出半句从未说过的话:“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这时从周围人丛里发出豺狼嗥叫一般的叫好声来。请简要分析当时阿Q和周围那些看客的不同心理。(4分) 【参考答案】 ①《六经》能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形态而存在。(2分) ②《六经》对中国文学有规定性,能形成“源”的功能。(2分) 26.根据材料,概述刘毓庆认为中国文学的源头是“六经”的理由。(4 分) 【参考答案】 ①上古神话,是对上古史的一种记述方式。(2分) ②文学史著作中的上古神话,产生在战国以后(2分) ③真正的上古神话很有限,是上古史的神话化。(1分) 题型:句子含意题 27.刘毓庆对上古神话有哪些看法?(5分) 【参考答案】 ①文学的源头,一定要形成对后世文学的规定性作用。(2分) ②希腊神话是欧洲文学的源头,是因为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2分) ③《六经》是中国文学的源头,是因为其影响并产生了如“李杜”“苏黄”“唐宋八大家”等文坛巨星。(2分) 28.请以东西方文学为例分析文学领域“源”与“流”的特殊关系。(6 分)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 期中调研试卷 语 文 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谈美》渗透了朱光潜先生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 ▲ 。作者以一种对老友交谈的语气平淡道出,其瑰丽思想在清新质朴的文字中缓缓 ▲ ,有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而其在全书最末喊出的“慢慢走,欣赏啊!”则更 ▲ ,无怪乎该书一直被视为“科学性,普及性的经典之作”。 A.体悟 流淌 振聋发聩 B.领悟 展现 振聋发聩 C.体悟 展现 醍醐灌顶 D.领悟 流淌 醍醐灌顶 A A ①体悟:强调在实践中的感受、感悟,领悟侧重于理论性的体会; ②流淌:液体流动。展现:明显地表现出。根据语境应选“流淌”; ③振聋发聩 用来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醍醐灌顶: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根据语境应选“振聋发聩”)题 2.下列选项中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B.不为五斗米折腰 C.吃一堑,长一智 D.初生牛犊不怕虎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