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源性囊肿.ppt

  1.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牙源性囊肿

Odontogenic cyst;牙源性角化囊肿是单发或多发于颌骨内的角化囊肿。1956年Philipsen 首先报告。1963年 Pindborg, Hansen详细描述本病的特征。由于其具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和较高的复发率,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始基囊肿是指钙化的釉质和牙本质形成之前,成釉器星网状层液化、囊性变而形成的囊肿。因此始基囊肿的发生,就取代了一个牙齿的形成,它也可以发生于多生牙的成釉器。;Soskolne和shear(1967)复习了37位病人的50个始基囊肿,7位病人患多发性囊肿。其来源除以上所讲的外,还可直接起源于牙板上皮。他们发现所有的上皮衬里都有角化或不全角化,所有的始基囊肿都是牙源性角化囊肿。目前多数学者,特别是WHO(1992)主张始基囊肿为牙源性角化囊肿的同义名称。;Clinical features:;角化囊肿生长速度缓慢,每年生长2-14毫米,平均 7毫米,但比其它颌骨囊肿的衬里上皮有较高的分裂活性,并且呈指状突进周围骨小梁。其囊液的渗透压比血浆高,也产生膨胀性生长。;临床上绝大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直到长的很大,或是牙片检查时偶而发现。肿物长大到一定程度,引起颌骨膨大,可出现疼痛,肿胀,或有排出物。仅有60%病人出现颌骨膨胀。10%为多发性囊肿。 ;X线表现为单囊或多囊型透射区。 ;Pathological features:;①衬里上皮为较薄的复层鳞状上皮,厚度一致,5-8层细胞,无上皮钉突;上皮结缔组织面平坦,上皮下裂形成。;②基底细胞层界限清楚,通常由柱状细胞组成,偶见立方细胞,细胞核常远离基底膜呈栅栏状排列,多呈强嗜碱性。基底层可发现核分裂像,多见于基底上层。偶可见非典型增生。 ;③棘层较薄,常于基底细胞直接移行; ④棘细胞常呈细胞内水肿; ;⑤表层角化主要是不全角化,也可出现正角化,出现者颗粒层也较明显。有时在囊肿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角化。⑥角化层呈波纹状(rippled)或皱纹状(corrugated)。 ;⑦纤维性囊壁较薄。间质中散在少数细胞。间质丰富含有粘多糖,与胚胎性间叶相似。一般无炎症,可有少量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 ;有些囊肿的囊壁内可见牙源性上皮岛和/或微小囊肿。;生物学特征:;从结构上看:①囊壁很薄,手术时很易碎裂。除很小的囊肿外,一般复易完整摘除。残留的囊壁可导致复发;②囊肿的主囊的囊壁内可含有微小的子囊(daughter cyst)或卫星囊肿(satallite cyst)。如摘除了主囊,子囊有可能被残留,可引起复发。 从生长方式:角化囊肿以指状突方式生长,可伸展到骨小梁之间的骨髓腔中,术中难以摘除干净。;从组织来源:①有些角化囊肿可来源于口腔粘膜的基底细胞,这些基底细胞的增殖能力很强。手术时如只切除囊肿而未切除与囊肿粘连的粘膜,这些具有高度分裂活性的细胞可以引起复发;②有的角化囊肿可能来源于牙板上皮残余。在已有的囊肿被摘除后,其它牙板又可再发生新的囊肿。这种情况性质上不是复发,而是新的再发囊肿。;B、癌变或瘤变: 有的囊肿上皮衬里具有较高的分裂活性,可形成不典型增生,也可形成原位癌和鳞状细胞癌 有的角化囊肿可转变为成釉细胞瘤。; Malignant change of Odontogenic cyst;附:颌骨囊肿-基底细胞痣-肋骨分叉综合征;此病有家族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此综合征较复杂,包含多种异常表现,①皮肤异常:包括基底细胞癌,皮肤良性肿瘤和囊肿,掌跖角化病和真皮钙盐沉着症;②眼部异常:眶距过宽,宽鼻根,内眦移位,先天性盲,内斜视,先天性睑下垂;③骨异常:多发性牙源性角化囊肿,轻度下颌前突,肋骨分叉(bifid rib),椎骨异常;④神经系统异常:精神发育迟缓,硬脑(脊)膜钙化,胼胝体发育不全(Angenesis of corpus callosum),先天性脑积水等;⑤性异常:男性性机能减退,女性卵巢肿瘤。;又名:滤泡囊肿(follicular cyst) 含牙囊肿是指包绕未萌出牙齿的牙冠,并且附着于该牙牙颈部的囊肿。严格应用这个定义很重要,而且不能单凭X线照片诊断含牙囊肿。否则,把包绕性的角化囊肿和包含未萌出牙齿的成釉细胞瘤误诊为含牙囊肿。;临床特点:;X线特征:;病理学特点:;镜检:;有时上皮衬里的表层为矮柱状,并且保留着成釉细胞层特征。 有的囊肿上皮衬里可化生出粘液细胞或纤毛柱状细胞。 囊壁内有时可见牙源性上皮岛,皮脂细胞,淋巴滤泡。 如囊壁炎症明显时,衬里上皮可出现上皮钉突。 ;生物学特点:;萌出囊肿;婴儿龈囊肿;成人龈囊肿;发育性根侧囊肿;衬里上皮为无角化鳞状或立方上皮,由1-5层细胞组成,胞核较小,呈固缩状。 局灶性上皮增厚常形成上皮斑,主要由梭形或卵圆形透明细胞组成。 囊壁的结缔组织为成熟的胶原纤维,炎症不明显,又是可见牙源性上皮条索或上皮岛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