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通史(一)》青少年教育文学丛书.pdfVIP

《台湾通史(一)》青少年教育文学丛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纳百川 藏书博览 简装书库 中国史地 民族史志 地方史志 台湾通史 01 连雅堂蘭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信息中心 凡 例 一、此书始于隋大业元年,终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凡千二百九十年之事。 网罗旧籍,博采遗闻,旁及西书,参以档案,而追溯于秦、汉之际,故曰通 史。 一、此书略仿龙门之法,曰纪、曰志、曰传,而表则入于诸志之中。 一、前人作史多详礼、乐、兵、刑,而于民生之丰啬,民德之隆污,每 置缺如。夫国以民为本,无民何以立国,故此书各志,自乡治以下尤多民事。 一、舆地一志,或曰地理,或曰疆域。夫地理属于自然山岳河川是也, 疆域由于人为府县坊里是也,故此书仅志疆域,而地理别为撰述。 一、台湾地名多译番语,如宜兰未入版图之时,曰蛤仔难,或作甲子兰; 设厅之际,称噶玛兰;改县之后,又称宜兰。故必照其时之名以记,庶免误 会。 一、台湾虞衡之物多属土名,著者特为考证,释以汉名,疑者则缺。 一、宦游士夫仅传在台施设之事,若台湾人物则载其一生。 一、作史须有三长,弃取详略,尤贵得宜。顾台湾前既无史,后之作者 又未可知,故此书宁详毋略,宁取无弃。 自 序 台湾固无史也,荷人启之,郑氏作之,清代营之,开物成务,以立我丕 基,至于今三百有余年矣。而旧志误谬,文采不彰,其所记载,仅隶有清一 朝,有人郑氏之事,阙而弗录,竟以岛夷海寇视之。乌呼,此非旧史氏之罪 欤!且府志重修于乾隆二十九年,台、凤、彰、淡诸志虽有续修,局促一隅, 无关全局。而书又已旧,苟欲以二三陈编,而知台湾大势,是犹以管窥天, 以蠡测海,其被囿也亦巨矣。 夫台湾固海上之荒岛尔,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至于今是赖。顾自海通 以来,西为东渐,运会之趋,莫可阻遏。于是而有英人之役,有美船之役, 有法军之役,外交兵祸,相逼而来,而旧志不及载也。草泽群雄,后先崛起, 朱、林以下,辄启兵戎,喋血山河,籍言恢复,而旧志亦不备载也。续以建 省之议,开山抚番,析疆增吏,正经界,筹军防,兴土宜,励教育,纲举目 张,百事俱作,而台湾气象一新矣。 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龟鉴也。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 物之盈虚,均于是乎在。故凡文化之国,未有不重其史者也。古人有言,国 可灭,而史不可灭。是以郢书燕说,犹存其名,晋乘楚杌,语多可采。然则 台湾无史,岂非台人之痛欤!顾修史固难,修台之史更难,以今日而修之尤 难。何也?断简残编,搜罗匪易,郭公夏五,疑信相参,则征文难。老成凋 谢,莫可谘询,巷议街谭,事多不实,则考献难。重以改隶之际,兵马倥偬, 档案俱失,私家收拾,半付祝融。则欲取金匮石室之书,以成风雨名山之业, 而有所不可。然及今为之,尚非甚难,若再经十年二十年而后修之,则真有 难为者。是台湾三百年来之史,将无以昭示后人,又岂非今日我辈之罪乎? 横不敏,昭告神明,发誓述作,兢兢业业,莫敢自遑。遂以十稔之间,撰成 《台湾通史》。为纪四,志二十四,传六十,凡八十有八篇。起自隋代,终 于割让,纵横上下,巨细靡遗,而台湾文献于是乎在。洪维我祖宗,渡大海, 入荒陬,以拓殖斯土,为子孙万年之业者,其功伟矣。追怀先德,眷顾前途, 若涉深渊,弥自儆惕,乌乎念哉!凡我多士,及我友朋,惟仁惟孝,义勇奉 公,以发扬种性,此则不佞之帜也。婆娑之洋,美丽之岛,我先王先民之景 命,实式凭之。 一九一八年秋八月朔日台南连横雅堂自序于剑花室 林南强先生序 台湾背归墟而面齐州,岂即列子之所谓岱舆、员峤耶?志言台湾之名不 一,或曰大宛,或曰台员,审其音盖合岱舆、员峤二者之名而一之尔。其地 自郑氏建国以前,实为太古民族所踞,不耕而饱,不织而温,以花开草长验 岁时,以日入月出辨昼夜。岩居谷饮,禽视兽息,无人事之烦,而有生理之 乐,斯非古之所谓仙者欤!抑亦因生齿未繁,乃得以坐享天地自然之利尔。 闻之故老言,吾族适此之先,尝佣耕于诸番,为之诛荆榛,立阡陌,终岁勤 动,不遑宁处,所赢者即节衣缩食之余也。彼坐收十五之税,而常苦不足, 终且货其产于我,则我劳而彼逸,我俭而彼奢也。故观夫草衣木食之时,天 之福诸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