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中华文化的勃兴》(二).pptVIP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中华文化的勃兴》(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美国华岗大成馆 孙武像   古代军事学家,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 人。春秋末期吴国将军。字长卿,齐国乐安 人。因齐国内乱,孙武出走吴国。经吴国重 臣伍员推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13篇, 被重用为将。孙武与伍员等辅助阖闾制定袭 楚方略,使楚疲于奔命,国力耗损。吴国“西 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以一隅之 地而称霸,孙武起了重要作用。所著《孙子 兵法》,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 验,在中国和世界军事史上,最早比较系统 地涉及战争全局问题,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 深刻的影响。   代表作 主要思想 代表人物 学派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孙武、孙膑 兵家 《商君书》《韩非子》 提倡法治、中央集权 商鞅、韩非 法家 《墨子》 “兼爱”、“非攻” 墨子 墨家 《老子》《庄子》 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老子、庄子 道家 《论语》《孟子》 《荀子》 仁爱、仁政、“制天命而用之” 孔子、孟 子、荀子 儒家 课堂练习 1.老子的学说记录在   A.《道德经》  B.《尚书》   C.《论语》  D.《春秋》 2.“苛政猛于虎也!”说这句话的是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庄子 A B 3.下列内容中属于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是 A.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B.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 C.主张减轻赋税,实行“仁政” D.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4.《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A.孙膑   B.孙武   C.伍子胥  D.庞涓 D B 孔子”仁”的学说和孟子的”仁政”;孔子关于教育的主张;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墨子的“兼爱”、“非攻”;韩非子的法制思想都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和借鉴。 P47 动脑筋 P48 动脑筋 P49 小讨论1 主要人物:孔子、老子、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孙子 生平事迹,主要思想,代表著作等 ①老子的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辨证看问题的思想。②有用,它使人认识到:什么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变化的。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会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由于努力可能会作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有一次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痛哭。他叫学生子路去询问,得知是残暴的统治逼得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即使这样,他们也不愿意离开这有老虎没残暴统治的地方。孔子由此得出一个结论:“苛政猛于虎。” “苛政”指残暴的统治。孔子是反对苛政的,在他的思想里,就有反对苛政、提倡“仁”的学说。 山东被誉为“一山、一水、一圣人”,“一山”指泰山,“一水”指黄河。这一圣人指谁? 前551——前479 孔府 孔庙—杏坛 孔林—孔子墓 2004年是孔子诞辰2555年,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先哲,在他的故乡曲阜,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场面华丽,气势恢弘。孔子的思想飘扬过海,影响深远。 日本长崎孔庙大门 越南河内文庙大拜堂内景 德国科隆孔庙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思 想 家 老 子 百 家 争 鸣 课 堂 练 习 活 动 与 探 究 孔子讲学图 生活时代: (前551~前479)春秋晚期 所属学派:儒家(创始人) 政治思想: 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主张恢复西周的制度。 孔子生平: 教育成就: 学术著作: 第一,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第二,采用“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 第三,强调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谦虚好学; 第四,向弟子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例如“温故而知新”。 根据鲁国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 《论语》(由其弟子整理) 孔子死后,他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分成好多流派,且孔子的学说被发扬光大。又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演变,到西汉时,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孔子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代就没落了,失去了贵族的地位。因排行二故称仲尼。生而首上圩顶(四周高、中间低)故名丘。(这是西汉司马迁的观点)。孔子年轻时做过几年小官,后又做过三个月的鲁国司寇,相当于司法部门的最高领导。因在政治上不得意,故带领学生周游列国。晚年回到鲁国,主要从事教育和编订古籍的工作,编订了《春秋》等书。 孔 子 生 平 冉求和仲由问孔子:“闻斯行诸(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回答仲由说:“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