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框架高中地理知识框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知识框架高中地理知识框架

* 地球 位置 太阳 运动 结构 普通: 特殊: 辐射: 活动: 天体及其系统、运动和结构特征 生命的原因 核聚变 黑子(光)、耀斑(色),影响 气候 电离层 磁场 一般特点 : 周期、速度 地理意义 自转 公转 昼夜更替 地方时 地转偏向力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四季五带 内三: 外三: 地壳、地幔、地核 大气、水、生物 大气 大气运动 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 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 三种风向 一个力:垂直 两个力:平行 三个力:成一夹角 气压带和风带 三风四带、三圈环流图 北半球气压中心及季风 天气系统 锋 冷锋:寒潮、沙尘暴、北方夏季的暴雨 暖锋 准静止锋:梅雨(6月长江中下游)、贵阳“天无三日晴” 气旋:低压中心。台风:夏秋热带洋面 反气旋:高压中心。伏旱:7、8月长江中下游 全球气候  分布:模式图 特点 地中海: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草原:干湿季交替 热带季风:雨季集中,旱雨季分明 判断 南北半球 温度带 最冷月>15度:热带 雨林:均而多 沙漠:均而少 草原:最多月300左右 季风:最多月500左右 最冷月0-15度:亚热带 最冷月<0度:温带 季风:雨热同季节 地中海:雨热相反 温带海洋:均匀 季风:最多月200左右 大陆:最多月100左右 水和地貌 水 水循环 洋流 海陆大循环的环节:蒸发、水气输送、降水、径流 意义: 促进全球水动态平衡 实现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 塑造地表 分布图 意义 热量平衡 气候 生物:四大渔场 航海 污染 寒流:降温减湿 暖流:增温增湿 地貌 内力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地震 外力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褶皱:背斜、向斜 断层:地堑、地垒(可以找出露的地下水但不宜建大型工程) 判断方法 岩层弯曲 岩层新老 上拱:背斜 下弯:向斜 中老翼新:背斜 中新翼老:向斜 应用 找 建 背斜:油、气 向斜:水、煤、铁 背斜:隧道 向斜:水库大坝 风化: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侵蚀 堆积 风:风蚀蘑菇、柱、洼地、城堡,雅丹地貌 水 直接侵蚀:长江三峡、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溶蚀:喀斯特地貌,峰林(桂林山水)、石林(云南路南)、溶洞 冰:角峰、冰斗、U形谷如挪威的狭弯、五大湖等 风:沙丘和黄土高原的黄土 水:三角洲、河漫滩、洪积—冲积扇 整体性与差异性 整体性: 地、气、水、土、生五个自然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统一整体 定义: 全球自然带分布 差异性 地带性 非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热量为基础 经度地带性:水分为基础 垂直地带性:水热为基础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气: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水: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土: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聚落 交通 高原:呈带状,分布于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山区: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形成明显的条带状 平原:沿河、沿海分布 方式:公路为主,铁路为辅 线路:迂回前进 影响 海平面面上升:冰川融化、海水膨胀 农业:高纬曾产;低纬度:减产 水资源不稳定与供需矛盾:旱涝的频次、强度增加 影响生物的分布 影响人体健康 措施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植树种草、固碳 适应气候变化:培育新种、调整农业结构 水资源危机产生原因和解决措施 我国水资源危机地区差异 南方: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污染日益严重 北方:水资源短缺(黄、淮、海、滦河流域最严重)—资源型缺水—河流断流、地面下沉、湖泊干涸、土壤盐碱化 西北: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内陆河下游生态环境问题:绿洲萎缩、终端湖泊萎缩消失 气象灾害:台风、旱涝、寒潮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人口 城市 交通 人口 城市 交通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分布: 模式:原始型、传统型、过度型——发展中国家、现代型——发达国家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自然:气候、淡水、土壤、矿产 社会:经济(最 重要)、交通、教育、政策、战争、婚姻 两个概念 环境人口容量(生存):最多养活的人数,主要指物质满足 人口合理容量(生活):最适合养活的人数,物质和精神一起满足 影响因素: 正相关:资源(最重要)、科技和开放程度 负相关:生活消费水平 地域结构 服务功能: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 城市化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空间结构布局、建筑结构和风格等 功能分区:商业区、住宅区(最多)、工业区等,地租决定功能分区,而离市中心 的距离和交通影响地租 地域结构类型:同心圆、多核心、扇形 ,及其影响因素:经济(主要)、收入、历史文化、种族宗教、城市设计 标志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城市用地规模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