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区域交通影响评价理论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区域交通影响评价理论方法

城市区域交通影响评价理论方法 摘 要:分析了单体交通影响评价(Traffic Impact Analysis, TIA)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要协调更大范围的交通与开发必需开展区域交通影响评价(Regional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RTIA)。研究提出了区域交通影响评价的定义、作用、技术思路和评价过程,建立了逆四阶段用地反馈模型的区域交通评价理论模型,进行了案例研究。 关键词:单体交评;区域交评;用地反馈模型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Regional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Abstract: Based on the shortages of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TI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method Regional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RTIA).After a brief expatiation for its concept, usage, technical idea, and assessment process, reverse four-stage land use feedback model has been set up, which is demonstrated by a case study. Key words: TIA; RTIA; land use feedback model 近十几年来,我国各大城市迎来了公共建设、住宅等大型项目的建设期。这些项目建成后对周边区域交通产生一定影响,带来了诸如交通拥堵、事故等问题。为协调城市建设与交通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先后引入并建立了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制度(Traffic Impact Analysis,简称TIA)。通过定量评估建设项目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如削减项目规模、增加道路交通设施、缓期建设或分阶段建设等措施,有效地协调了城市土地开发与城市交通之间的关系,大大减少了由于无序开发产生的交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主要是针对单个开发项目,即建设业主每开发建设一块用地,都针对该开发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工作。这种做法简称为单体交评。[1]单体交评制度实施几年来,在目前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体系框架之下,在政府与开发商利益的博弈之中,单体交评的不足也逐步显现出来:一些大项目“化整为零”,减少整体项目对路网交通的影响;一些项目整体开发时,“吃肉留骨头”,有经济价值的先期开发,留下市政及配套设施;也有一些项目,用规划的远期交通设施平衡现阶段开发项目的规模;受体制、技术、政策、级差地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难以真正落实通过交通影响评价对城市土地开发进行控制和引导;同时,一些单体交评的技术性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 鉴于此,本文提出在城市区域范围内对土地开发进行交通影响分析的方法,即区域交通影响评价,简称区域交评(Regional Traffic Impact Analysis,RTIA)。它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可能的开发项目,将微观交通影响分析拓展到中观层次上,分析这些项目对区域路网综合交通影响,进行区域交通需求与区域交通承载能力的协调,分阶段控制区域发展的进程,以避免单体交评的不足。 1单体交通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评析 1.1单体交通影响评价的历史沿革 20 世纪20 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城市化、机动化进程加快,城市发展中的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为平衡政府发展市政基础设施资金的不足、合理引导城市发展,一些城市开始着手尝试开展交通影响评价,分析开发项目对交通的影响,并探讨收取交通影响费。但由于各城市的规模、特点等差别,因而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价方法和影响费的缴纳办法。 交通影响评价在我国起步较晚。1991 年,我国在上海市静安区的开发项目中率先进行了交通影响分析。此后,交通影响评价陆续在我国多个大中城市的城市交通规划中得到推广采用。北京金融街、北京SOHO 现代城及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开发建设之前都进行了交通影响分析。[2]随着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在我国的开展,行政管理部门逐渐意识到应该用行政法规的手段来规范城市开发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研究。 2004 年5 月1 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明确提出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组织有关部门对城市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之后,一些城市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相应的法规、条例、规范性文件,规范交通影响评价工作,使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逐步纳入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1.2我国单体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