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全球性环境问题19
第三章 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是指对全球产生直接影响,或具 有普遍性、随后又发展为对全球造成危害的 环境问题,也就是引起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退化 的问题。 或者说是超越一个以上主权国家的国界和管辖 范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温室:主要指由玻璃或透明塑料材料封闭起来的空间。 白天,阳光穿透进入室内,但只有一部分阳光能反射回去 ? 温室吸收了大部分热能 因为组成温室的玻璃或塑料材料阻止了大部分红外线再向外反射,所以保留住了辐射进来的热量。 什么是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 第一节 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臭氧、氧化亚氮、甲烷、氯氟烃类等气体物质,可以透过太阳短波辐射,使地球表面升温;但阻挡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发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 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这一作用与“温室”的作用类似,故称之为“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等气体则被称为“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原理 (Green-house Effects) 大气“温室效应“如何产生? ● 太阳提供的辐射 ● 温室气体的存在 大气可让大部分的太阳辐射透过,但对地表红外线辐射却有很强的吸收效果。大气吸收红外线辐射的能力主要是来源于二氧化碳、甲烷等物质。 温室气体 造成大气“温室效应”的气体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CO2),其次是甲烷(CH4) 、氧化亚氮( N2O )、氟氯烃化物(CFCs) 等。 这些污染物主要是燃烧石化燃料(例如:石油、煤)所产生的。 特性:它们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 (生命期)相当的长。所以温室气体的影响是长久的而且是全球性的。 全球变暖的原因 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甲烷等其他温室气体增多 燃烧矿物燃料产生 毁林,特别是对热带雨林的破坏 太阳活动、大气环流、火山活动、地壳运动等 全球变暖的危害 地球表面温度增加 海平面上升 全球气候转变 农业减产 动物大迁徙和物种灭绝 海洋生态的影响 伤害人体抗病能力 第二节 臭氧层破坏 ● 什么是臭氧? 臭氧与我们熟知的氧气是“亲兄弟”,只是臭氧由三个氧原子构成,而氧气由两个氧原子构成,它是大气的微量成分之一。 ● 由于臭氧和氧气之间的平衡,大气中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臭氧层。 臭氧(O3)在大气中的含量非常微少,仅占一亿分之一。臭氧层存在于距地面高度20~30 km范围平流层中,其中臭氧的含量占这一高度上的空气总量的十万分之一。 臭氧含量虽然极微,却具有非常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它能吸收波长为200~300 nm的紫外线。 正由于臭氧层能够吸收99%以上来自太阳的,对生物具有极强的杀伤力的紫外辐射,从而保护了地球上各种生命的存在、繁衍和发展,维持着地球上的生态平衡。 臭氧层空洞定义: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浓度下降的现象我们称为臭氧层空洞。臭氧洞被定义为臭氧的柱浓度小于200 D.U.,也即臭氧的浓度较臭氧洞发生前减少超过30%的区域。 臭氧层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 臭氧层损耗原因目前还在探索之中,仍然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但人类排放的许多物质能引起臭氧层破坏已成了不争的事实。这些物质主要有氟氯烃(CFCs)、哈龙、氮氧化物、四氯化碳以及甲烷等,其中破坏作用最大的为哈龙与氟氯烃类物质。 罪魁祸首:含氯和含溴的简单卤代烷。 氟氯烃(CFCs) ● 什么是氟氯烃? 简称:CFCs,又称氯氟烃、氯氟碳化合物、氟氯碳化合物、氯氟化碳,是一组由氯、氟及碳组成的卤代烷。 因为低活跃性、不易燃烧及无毒,氯氟碳化合物被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中。 是二十世纪化学界最伟大的发明,在低空对流层环境中相当稳定,在大气中寿命达50至100年。 ● 氟利昂是二氯二氟甲烷的商标名称。 ● 哈龙是溴氟烷的商标名称。 臭氧层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 氟利昂和哈龙的存在是臭氧层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 氟利昂主要用于致冷剂、发泡剂、清洗剂以及火箭使用的推进器等,而哈龙则是高效灭火剂。 臭氧层损耗的危害 ①损害人的免疫系统、眼角膜及人体皮肤,尤其使患皮肤癌患者增加 ,引发白内障。 ②破坏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损害植物叶片,使农作物减产。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小型鱼虾和单细胞藻类减少、死亡,食物链被破坏,还可能导致某些生物物种的突变。 ③引起新的环境问题。如加剧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增强大气温室效应,加速材料的老化、分解、破坏,例如塑料老化、涂料变色、钢铁材料加速腐蚀等等。 什么是酸雨? 一般未被污染的雨水,pH值呈弱酸性(pH=5.65)。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SOx)和氮氧化物(NOx),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和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