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赣榆县学年七年级地理第一次质量评估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江苏省赣榆县2011-2012学年七年级地理第一次质量评估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选择:请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并填在选择题答题表相应空格内。(每题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得分
1、学习地理,重要的是可以给我们装上“地理的头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会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看待事物????B、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C、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D、便于学习和掌握电脑技术
2、关于亚洲的半球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小明去日本旅游回来,下面是他对日本之行的描述,哪一句是假的
A.享受美味生鱼片 B.游富士山,泡温泉
C.到热带雨林探险 D.观赏樱花
:( )
A.6357千米 B.6371千米
C.6378千米 D.6336千米
5、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 )
A.周期 B、方向
C、绕转中心 D、产生的地理现象
6、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0°E、160°W B.20°W、160°E
C.0°、180°W D.90°E、90°W
7、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自然现象是( )
A.昼夜现象 B.季节变化现象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昼夜更替现象
8、当北半球是冬季时,南半球是什么季节( )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
9、在1:10 000 000的地图上,图上3厘米表示实地距离( )
A.100千米 B.300千米
C.30000千米 D.10000千米
10、?
A B、两极略鼓,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C D、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11、?
A180°经线 B、0°经线
C、20 °W D、160°E
A、比例尺 B、颜色、
C、图例 D、方向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里画“√”,错误的画“×”每题0.5分,共2分)。
1、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用地图来确定。( )
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一年。 ( )
3、比例尺就是实地距离比图上距离缩小的程度。( )
4、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A 带、B 带、C 带、D 带、E_____ 带。
附加文档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
A. 终身教育 B. 普通教育 C. 职业教育 D. 义务教育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赞科夫
3.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
A.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 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 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4.( )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
5.( )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
A. 观察法 B. 访谈法 C. 实验法 D. 行动研究法
6.(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A. 视角 B. 视敏度 C. 视野 D. 明适应
7.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正常老年人和阿尔茨海默病人脑白质改变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的研究(可编辑).doc
- 正负压置换法治疗鼻-鼻窦炎的护理.doc
- 毓璜顶孕妇学校科学坐月子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笔记..doc
- 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案.doc
- 民族团结月主题班会教案.doc
- 民航与一带一路.docx
-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可编辑).doc
- 水浒传-3[教学].doc
- 永远的长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观后感.doc
- 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浅析《汉语会话301句》中结果补语的呈现..doc
- 碳中和2025:交通行业新能源车辆充电技术创新与应用.docx
- 2025年跨境电商物流标准化与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报告.docx
- 2025年深海矿产资源勘探技术装备创新研究报告.docx
- 碳中和2025:交通行业新能源技术研发与应用前景.docx
- 知识题库-造价工程师考试题及答案.docx
- 合成氨装置操作工《合成氨装置操作高级工微信做题》模拟卷_2.doc
- 碳中和2025年交通行业节能减排与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docx
- 碳中和2025:交通行业节能减排政策与技术创新分析.docx
- 碳中和2025:交通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与技术创新报告.docx
- 碳中和2025年:制造业绿色制造产业链协同发展政策建议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