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动化技术对汽车产业的正推动与反思考
* * 自动化技术对汽车产业制造力的正推动与反思考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 陈刚 一、自动化技术在轿车公司的应用情况 二、自动化技术应用中存在的课题 三、技术与成本共同增长的难题与对策 四、设备的高效依赖高效的维保体系 五、国内自动化技术的短板在哪里? 六、后记 一、自动化技术在轿车公司的应用情况 (一)汽车行业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 汽车行业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应用和发展来源于如下动力: 1、劳动生产率的要求 越来越高的劳动生产率要求,减少的人需要用自动化设备替代。 2、汽车控制自动化 汽车产品技术的日新月异,越来越朝智能化、舒适化发展,这就 要求制造和测试汽车的设备也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3、品质标准提升 汽车行业对汽车品质的安全性、制造质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 也催生了设备自动化检测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提升。 4、成本需求 由于汽车产能的快速发展,逐步使市场出现过剩。因此,要提升 竞争力,必须尽量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提升 制造效率,摊薄制造成本。这也拉动了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 轿车公司2003年建设一工厂,产能从3万/年提升到12万,后期在原有场地内经过技术改造提升到20万。 2010年,投资建成了二工厂,设计产能20万。目前已经投产。 2012-2013年,将投资建设三工厂,设计产能30万。 一工厂:标准化工厂——与MAZDA技术合作的结晶。 二工厂:自动化工厂——自主创新开发自主品牌的实践。 三工厂:信息化工厂——自主品牌体系的全方位提升。 四、五工厂(海外工厂)在规划中。 (二)轿车公司生产自动化技术发展概况 1、三个工厂,三个台阶 3万辆 2003年 2004年 2009年 2010年 2013年 12万辆 20万辆 40万辆 70万辆 2、自动化技术应用情况 目前广泛应用的自动化技术: PLC技术:覆盖率90%以上。 变频器技术:几乎覆盖所有调速和软启动过程,大部分取代机械变速。 机器人技术:以轿车公司为例,目前两个工厂全部404台,企业成立了专门的机器人课题组。 IT技术:覆盖办公、生产调度管理、物流配送、质量数据采集与追溯、装配防错、作业过程管理、设备故障管理等多个领域,成为企业生产的重要支柱。 识别系统与柔性生产:部分生产线实现了基于识别技术和IT系统的柔性多品种混流生产。 影象技术:部分被应用于过程监控、分装零件识别等工艺过程。 数控设备与加工中心:在变速箱、发动机、底盘等制造过程中,大量采用数控设备、加工中心,并形成柔性制造生产线,大幅度地提升了多品种柔性制造能力,为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奠定了基础。 继电器逻辑 顺序逻辑 PLC技术 数控技术 网络技术 整体工厂 继电器、硬线逻辑 半导体电子技术 PLC、变频器、位置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 数显、数控、机器人、加工中心 总线、MES、质量、物流、生产调度、安东、网络办公、ERP 柔性系统、识别系统、照相技术、多层网络、加工中心生产线、整体工厂方案。 3万辆 10万辆/8万人 255万辆/13万人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近10年 60年代 一汽集团自动化技术发展状况 3、直接劳动生产率——设备对人力的挑战 轿车公司一工厂劳动生产率50多,二工厂设计能力为80。 国内优秀汽车企业如丰田、本田、大众等,都在80-100。 差距摆在面前,怎么办? 要提升劳动生产率,必须大量使用自动化设备,优化工艺,并精简人员。 二、自动化技术应用中存在的课题 中国人历来学习能力都很强,特别是对世界高精尖的东西;在我 们忙于赶与超的同时,差的往往是对正面发展之外的反面思考。 (一)维修成本快速提升 高度自动化的设备是建立在技术的快速堆积基础上的,这种快速 堆积主要反应在技术的标准化和模块化。比如大规模集成电路、机械 总成、电气总成、机电一体化总成的大量采用,设备的维修由以前的 修零部件,逐步过度到修总成,再到今天的换总成,单次恢复成本几 十、几百、甚至上千倍的上升。比如以前,我们几角、几元、几十 元,可以修好一台设备,现在动辄几千、几万、几十万。 案例1:软件的集成,由开放 环境变成了黑盒子,设备不会修了。 案例2:宁用分立件,不用集 成件,是退步还是进步? (二)人力资源策略 维修人员知识能力下降、人员定额下降、维修等级下降。 需要学习的知识、设备数量、技术复杂程度急剧增加。 各企业这种知识剪刀叉越来越严重,如何解决?! 设备数量 复杂程度 装备技术 资产比重 人员减少 知识能力 培训不足 维修等级 技术发展与用户维护能力的剪刀差逐渐形成 维修人员 培训体系 人员上搭建人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腕臂预配作业指导书.doc
- 脚手架搭设拆除施工专项方案.doc
- 腹泻用药四大攻略.pptx
- 腹泻.恶心与呕吐.呕血与便血.ppt
- 腹泻病的诊治和预防.ppt
- 脱髓鞘疾病影像.ppt
- 腹泻的鉴别与处理.ppt
- 腹泻的诊断学.pptx
- 腹泻病门诊工作规范.ppt
- 脱胚磨针磨教育.pptx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