髁上骨折的手术切口选择.ppt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髁上骨折的手术切口选择

外侧入路和内外侧联合入路 : 内侧入路完全能够满足骨折对位和固定良好的要求,没有必要再另加外侧切口。 古浪县中医院 史兴平 2010-06-08 一、解剖学特点---易骨折的原因 二、手术治疗切口选择的意义: 避免出现常见的并发症---肘内翻 骨折后 肘内翻 的成因 需恰当的 治 疗 手 术 治 疗 切口的选择 处于由肱骨干圆柱形向干骺端扁平形过度的区域,以松质骨为主,肱骨髁上抗拉(压)强度比骨干低,加上儿童肱骨下端前倾角导致肱骨髁上部位应力较集中,是儿童俯卧跌扑上肢撑地易产生肱骨髁上骨折的主要原因。 肱骨髁上骨折是好发于儿童的常见骨折之一,  占肘部骨折的50%~60%,准确的手术入路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和提高手术疗效的有效措施。 肘内翻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据国内外文献报告可达3.3%~79.2%,平均达30%,故为临床骨科医生所重视。 肘内翻畸形的形成原因 1、创伤性因素 2、骨骺损伤因素 3、软组织因素 肘内翻畸形成因的一致认识 1、创伤性因素: (1)肱骨远端尺侧应力高于桡侧,即无论在那种情形下,尺侧皮质比桡侧更容易受到损伤。 (2)未经矫正尺偏的远折端,使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作用点向内倾偏移,远折端在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牵拉下造成和加重了内侧倾倒,使携带角变小。 (3)前臂重力的剪力和力矩作用使骨折之桡侧受张力刺激而分离,尺侧受压应力刺激而尺倾,致使肘关节的携带角越来越小而形成肘内翻。 2、骨骺损伤因素: (1)骨骺的血供来自骺动脉,其损伤直接导致骺板相应部分失去营养供应,骺板偏心性生长,骺板血供来自3组血管,即骺血管、干骺端血管及Ranvier软骨膜血管,以上血供对于肱骨远端骨骺生长及骨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2)对于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损伤瞬间暴力所致骺内血供及骨膜血供的破坏,尤其后期反复手法复位内侧施压纠正尺偏时Ranvier软骨膜血管的进一步损伤均可能导致内侧骨骺发育滞后,最终出现临床肘内翻畸形。 肘内翻畸形形成的原因 3、软组织因素 任何骨折或多或少地存在软组织的损伤,一般在凸侧有骨膜穿破,而在凹侧则骨膜完整,肱骨髁上骨折若向内侧移位,说明有外侧骨膜或软组织“铰链”被撕裂,而内侧“铰链”则完整,由于内侧“铰链”的牵拉而使骨折有内倾倾向而发生肘内翻。 肘内翻畸形形成的原因 肘内翻的发生与骨折移位情况有关: (1) 骨折远端尺偏矫正不够或整复后又发生尺侧移位造成骨折畸形愈合所致。尺偏型更易发生肘内翻,且尺侧倾斜比重越大,肘内翻发生率越高 ; (2)远折段旋前,两断端形成交叉,远段受重力牵引向内倾斜,且造成尺侧皮质骨被挤压而产生一定的缺陷或嵌插。 肘内翻畸形成因的一致认识 临床证实了发生肘内翻后其程度一般进展很少。整复后临床骨折愈合时的X线片上就已存在尺偏成角,在去石膏托位固定后第一次随访(1~5个月)即已有肘内翻,至最后随访(1~5年,平均3. 5年)其肘内翻角度并不增大或减小,认为肘内翻的发生如此迅速和恒定不变的事实,不支持骨骺损伤学说 。 肘内翻发生的预防: 必须贯穿于骨折的复位固定等治疗过程中,良好的复位与固定是预防肘内翻的关键。 对尺偏型骨折的复位固定必须尽量解剖对位,这样可以改变肘部肌肉的力线而防止肘内翻。对旋转移位如果得不到矫正则骨折处就达不到良好的对位对线,携带角就得不到恢复,且骨折端的旋转力量持续存在 。 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 (1)非手术治疗:优点为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甚至不住院,对移位明显、周围组织损伤严重的,存在复位困难、复位后不稳定等缺点,无明确方法预防肘内翻发生。 (2)手术治疗: 手术切开复位可将骨折完全复位,同时将肱骨内外侧柱对合稳固,充分保持鹰嘴窝完整性,能最大限度保证复位后骨折断端的稳定及愈合后肘关节的伸直功能。 复位后采取交叉克氏针固定为目前最稳定的固定方法。且手术切开复位,可去除断端间嵌入的软组织,使骨折断端贴合靠近。 1、肘后正中切口; 2、肘外侧切口; 3、肘内外侧切口; 4、肘内侧切口; 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切口选择: 既往手术治疗中,采用后侧入路较多,该入路虽然暴露充分,视野清楚,但切断了肱三头肌,破坏了肱三头肌的完整性,早期不可能进行功能锻炼,不可避免地严重干扰了肘关节的功能,由于局部血肿继发关节周围粘连挛缩,术后会引起肌肉的纤维化,甚至导致异位骨化,因此即便术中复位满意,术后远期疗效的优良率亦难提高。 肘关节后侧入路: 髁上骨折,肘后切口, 关节功能差 肘关节外侧入路: 1、目前使用较为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