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1地表形态的塑造.doc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标】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 “数家新住处..........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图1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4题。(11浙 3.D 4.B) 3.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 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 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 4.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乙、戊 3.【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河谷的相关问题,考查考生读图判断,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 【解题思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以计算出溪谷的坡度,但不能测出溪谷的蒸发量、降水量、水流的流速及水深,而实地考察可以测量堆积物粒径的大小,故D项正确。 4.【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图中地形的判读,考查考生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实地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时,观测点应选在溪谷,图中只有甲、丙两处位于溪谷,故B项正确。 (八)下图表明,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也不同。(11沪19.B 20.D) 19.根据该关系图,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是 A.100cm∕s B.200cm/s C.300cm/s D.400cm/s 20.当流速低于某一物质搬运速度时,该物质就会发生沉积。据图可以推测在一般情况下,河流某一河段自上而下,随着流速逐渐降低,先后沉积的是 A.黏土、粗砂、砾石、石块 B.黏土、石块、粗砂、砾石 C.石块、砾石、黏土、粗砂 D.石块、砾石、粗砂、黏土 19.【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读图析图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据图可知,鹅卵石的直径为6.4~25.6厘米,而直径6.4厘米的颗粒对应的河流流速大于100cm/s,故B项正确。 20.【答案]D 【命题立意1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分析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图可知,随着流速的降低,沉积的颗粒直径也逐渐减少,故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故D项正确。 图1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11鲁3.A 4.D) 3.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 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 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 ③丙处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4.图中I、II、III、IV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I、II B.III、IV C.I、III D.II、IV 3.【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土地利用方式及综合整治的措施,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图可知,甲处位于河流冲积地区,应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①正确;乙处位于河流凸岸,河流主要以沉积作用为主,故不用防止岸坡侵蚀,②错误;丙处坡度较陡,修建梯田易导致水土流失,③错误;丁处位于山谷,可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④正确。结合选项可知,A项正确。 4.【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内外力作用的判读,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I处主要为流水堆积,属于外力作用;Ⅱ处为断层,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Ⅲ处是沉积物经过固结成岩形成的沉积岩,属于外力作用;Ⅳ处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属于内力作用。结合选项可知,D项正确。 【知识拓展】地壳及其表面形态是不断变化的,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种。一般情况下,内力作用形成大的地貌类型,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轮廓,使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塑造地貌的细节,使地表趋于平缓。 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图Ⅰ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图Ⅱ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据此回答11~12题。(11苏11.C 12.D) 11.图Ⅰ中①、②、③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A.向斜、背斜和断层 B.断层、向斜和背斜 C.背斜、向斜和断层 D.背斜、断层和向斜 12.与图Ⅱ相对应的剖面图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11.【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的判读,考查读图判断、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根据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