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驱逐的吉卜赛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被驱逐的吉卜赛人

自7月底以来,1000多名吉卜赛人被“驱赶”出法国,法国总统萨科齐给出的解释是,“法国的吉卜赛人聚居地是毒品贩卖和嫖娼等非法活动的温床,必须予以系统清除。”法国政治评论家何诺看透了“萨科齐的老策略”——“驱逐政策很好操作,能最快取得效果,引发足够的关注,也不需要触动什么利益阶层。通过朝罗姆(吉卜赛)人开火,萨科齐可以告诉选民,自己成绩斐然。” 被驱逐的吉卜赛人 陈若缺 《 大地 》(2010年第18期) 一群流离失所的吉卜赛人走到市中心,希望能从巴黎圣母院得到庇护,可是副主教弗侯洛对这群难民毫无同情之心,反而叫侍卫队长将难民全数驱散。这是十九世纪法国文学巨匠雨果笔下《巴黎圣母院》的场景。 如今,吉卜赛人被驱遣的命运仍在法国续演。8月19日,两架搭载93名吉卜赛人(亦称罗姆人)的客机,离开法国飞往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自7月底以来,已有1000多名吉卜赛人被遣返原籍国罗马尼亚及保加利亚,100多个非法营地被拆除。法国总统萨科齐给出的解释是,“法国的吉卜赛人聚居地是毒品贩卖和嫖娼等非法活动的温床,必须予以系统清除。” 萨科齐政府强行驱逐吉卜赛人出境,遭到吉卜赛人和人权组织强烈不满。9月4日,法国爆发近年最大规模的抗议行动,各地有数以万计的群众上街示威抗议。在欧洲其它城市,包括贝尔格莱德和罗马,也有群众游行到法国大使馆外声援吉卜赛人,要求法国政府停止这项有种族歧视之嫌的“不人道政策”。 面对谴责,法国政府不为所动,坚称整治措施在于打击犯罪活动,而不是针对特定族群。 300欧元“送走”吉卜赛人 实施大批遣返吉卜赛人政策,被认为与7月中旬法国发生的两起暴力事件有关。 7月18日,圣艾尼昂市一名涉嫌偷窃和无照驾驶的吉卜赛青年因拒捕被击毙。接着,数十名手持武器的吉卜赛人包围警察局,焚毁汽车和国旗,破坏附近商铺和公共设施。 随后,在格勒诺布尔市,两名阿拉伯裔持枪劫匪抢劫赌场后被警方击毙,由此引发大规模骚乱,50多辆汽车和多家商铺被烧。 这两起涉及移民的犯罪事件,再次拨动了法国社会“安全”和“移民”两根敏感神经。萨科齐7月28日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将在会后3个月内取缔境内半数吉卜赛“旅居者”的非法居住地。 吉卜赛是散居在世界的流浪民族,居住在法国的吉卜赛人大部分来自东欧,他们在村庄外和城郊地区安营扎寨,并试图通过手艺来谋生。从理论上来说,吉卜赛人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和自由,特别是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加入欧盟后,作为这两国公民的吉卜赛人有权自由进入法国3个月,且无须提供任何说明。 但根据法国现行法律,未经许可在公共场所安营扎寨是不允许的。法国内政部统计,目前在法国的15000名吉普赛人,共建立了600多个非法营地,他们也大多超过了3个月的合法居留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法国政府选择了最简单的策略——“送回家”。 据法新社统计,今年已有大约8300名在法吉卜赛人遭遣返。法国官员称,“自愿”离境的吉卜赛人每人将获得一笔补偿金:成人300欧元,儿童100欧元。与此同时,萨科奇还在推动法国移民法的修改,以使这一类“维护公共秩序的驱逐”变得更加容易。法国政府甚至计划起对遣返出境的吉卜赛人实施指纹扫描,防止一些人“走了又来、来了又走”。 总部位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欧洲罗姆人权利中心指出,那些人并非出于自愿,大规模驱逐特定种族违反欧盟相关法律。“法国人声称那些人自愿离开、而不是遭集体驱逐,只是为了使自己免遭司法挑战。” 联合国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也表态,法国政府应按照每个案例、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作出决定,避免集体遣返。 法国政府对此予以愤怒否认,称法国在处理吉普赛人问题上遵守欧盟法律和国际法规定,拒绝接受联合国“夸大”和“混淆事实”的结论。 “从来没有停止被人称为‘小偷’” 从法国作家梅里美歌剧《卡门》中,可以总结出吉卜赛民族的一些特性:热情、奔放、洒脱、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流浪。 吉卜赛人起源于古代印度旁遮普地区,以游牧为生。公元8世纪至10世纪,吉卜赛人大规模迁入欧洲。自11世纪以来,吉卜赛人一直维持着终年流浪、不拘于任何其他法律的生活方式。到公元15世纪,吉卜赛人生活在西班牙、法国、英国,以及现在的俄罗斯和东欧地区。他们许多人保持游牧习惯,居无定所,多从事社会底层职业,如木匠、铁匠、铜匠、锡匠、贩马等,也有从事音乐、马戏、舞蹈等民间艺术。 吉卜赛人有很多种称呼,英国人称他们为吉卜赛人,法国人称他们为波希米亚人,西班牙人称他们为弗拉明戈人,俄罗斯人称他们为茨冈人……但他们并不喜欢被称为吉卜赛人,因为该称谓来源于一个误会,英国人错误地以为他们来自埃及,于是称之为“埃及人”, “吉卜赛”(Gypsy)便是“埃及”(Egypt)的音变。 1971年,吉卜赛人成立了世界罗姆人代表大会,决定自称“罗姆人”,并正式要求国际社会承认“罗姆人”是一个单独的民族。 吉卜赛人四处为家,历史上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